来源:纵相新闻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宋祖礼 实习记者 樊致远

由山东财经大学(简称山财)学生爆料而引发的“学分制收费”争议,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昨天(20日),同样因“学分制收费”受到网友关注的山东潍坊学院通过官微发布说明,对学校的“学分制收费”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16日,山财发布了略有退缩意味的公告,称“先按照往年学费标准预收学费”。

据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学分制收费”并非以上学校的“首创”,国家部委文件显示,自2006年就已经有了相关规定,而上海部分高校更是从2005年便已开始试行该制度。本应正大光明的大学收费制度,为何会在不同高校间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

高校学分制怎么回事(被怒评薅学生羊毛)(1)

高校学分制怎么回事(被怒评薅学生羊毛)(2)

没享受过“学分制”好处却要把钱补上?

“大约是从山财发布官方文件的后面几天,我们也收到了类似的通知,同学们争议都很大。”来自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简称胜利学院)的大三学生庞震(化名),这样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同样地处山东,胜利学院收费方式的改变,与山财及潍坊学院等,基本实现了制度上的同步。对于山财学生此前曝出的问题,庞震也深有同感。

高校学分制怎么回事(被怒评薅学生羊毛)(3)

同校学生的微博爆料截图。爆料人提供

在今年上半学期末,庞震和同学突然接到通知,称下学期的缴费方法变了,变为了“学籍注册”加“学分”的费用,并且根据每个人的已修学分,都需要补交2000多元不等的学费。“整个过程中除了两条辅导员发的微信消息外,没有得到任何其他通知。”

这不由得让同学们深感疑惑:为什么要补交?

“最近班委又转发了学校的官方回应,意思这就算是解读了,但是我们根本搞不清楚,怎么突然就要补交学费,后面说是会根据学分再退钱,怎么退也还是不清楚。”

高校学分制怎么回事(被怒评薅学生羊毛)(4)

专业群里的通知截图。爆料人提供

根据庞震的描述,记者在胜利学院的官网上找到了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文件落款时间为2017年5月31日,不过在2018年6月26日才被发布在网站上。根据这份文件,胜利学院从2017级学生起采取学分制收费方法,学费由专业注册费与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专业注册费按学年收,不同专业费用不一,学分学费为每学分100元。

然而在具体执行上,2017级的庞震及其同学一直以传统计费方式每年缴纳12000元学费入学,此前也从未听过“学分制收费”的说法。

也因此,当接到新通知时,庞震跟其他同年级学生一样感到无所适从。通知要求其暑假后三年级开学仍按照最初入学时的12000元缴费,学期结束后,按照其所修学分,以每学分学费100元的计算方式,多退少补。与此同时,学校要求已经大三的学生按此标准,重新计算其前两年的学分及对应学费。而由于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大一大二的课程更多,基本上庞震等同学都面临要在新学期补交2400多元学费的问题。

“新制度的文件早就有了,最近才实行,我们也没享受过这个制度的好处,突然就让我们交钱,我们觉得很奇怪。”

而学校突然改弦易辙却缺乏必要说明的做法,也引发了部分学生的不信任。

“按照这个制度,我们大三大四开学同样交12000元学费,但是因为这两年学分少,期末就应该要退钱。然而对于退钱这事,我们现在压根没底。”庞震强调说,“辅导员说总的算起来费用都差不多,那我们也疑惑,既然都一样,还按照我们以往的算法不就行了么?区别在哪里?”

“学分制收费”能否给学生更多自主权?

庞震和同学的疑问,也是“学分制收费”制度最需要解答的问题,这一制度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对此,不少教育专家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有解读。

据《科技日报》报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这样说:“推进学分制办学、收费改革,本意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包括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求学时间,以此促进学校重视课程建设,以及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大学教学的满意度。”

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端鸿则表示,除了给学生选择权之外,“学分制收费”也是一种“动态调节机制”,其能够提醒学生不要任性,不要占用过多教学资源——如果挂科重修,就得多付费。

与此同时,根据中央部委相关文件的制度设计,按照“学分制”,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因而有专家分析称,在此前提下,若学生愿意辅修或者攻读第二学位,其就不用因此而承担更高的学费。

但现实中,学生真的能获得如此大的选择空间吗?

庞震在接受纵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实状况是,自己每学期的课程学分基本都被“必修课”锁死。他说:“大一大二最多还能选两门选修课,按照培养方案,我们也需要这几门课的学分才能毕业。”

更重要的是,在庞震看来,不少选修课还存在任课教师不重视、不负责任的问题。他说:“选修课老师可能前面几节课还认真讲,后面就比较随便,因为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有的就是放场电影就结束了。”

在庞震的微博中,还有不少同学就选修课老师的不负责任提出质疑,有学生直言,这样的课并不值200元。

庞震说:“以前为了满足学分要求,不得不选,现在要让我们为这些课交钱,我们就觉得特别不值。”

高校学分制怎么回事(被怒评薅学生羊毛)(5)

胜利学院学生爆料图。爆料人提供

事实上,此前也有意见认为,“学分制收费”给课程赋予了一定的商品属性,既然学生要为课程付费,那学校就得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但当下高校课程供给能力有限、教学资源紧张的现实或许很难满足这一点。

“学分制收费”有无成熟经验?

尽管有着“形式大于内容”的争议,“学分制”依然成了当下不少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选项。那么,此制度是否有相对成熟的执行经验可资借鉴?

纵相新闻记者注意到,“学分制收费”在国内高校实行已久。

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通知》中,就已对“学分制收费”改革做出了种种规定。而上海更是在2005年就下发过《关于上海市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收费办法的通知》。

记者采访市内高校学生了解到,上海高校中,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都已采用了“学分制收费”,不少学校更是在05年便开始试行该制度。

高校学分制怎么回事(被怒评薅学生羊毛)(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试行学分制收费的批复。网页截图

市内某高校学生告诉记者,其从刚入学便被告知要“按学分收费”,因而从未觉得不妥。“我们是按130元一分计算,培养方案要求149学分毕业,所以每年收130×149/4,多退少补,每学年超过10分之内不多收费。”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文件,2014年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所高校已进行了收费改革。天津的南开大学与天津工业大学也在前段时间完成了听证,将于今年9月起改用“学分制收费”,分专业学费与学分学费两部分,与山财、胜利学院所采取的制度并无区别。

纵相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关于山东几所高校的“学分制”争议,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学校对新收费制度缺乏必要的公开,致使学生多有不解,二是高年级学生突然遭遇不明就里的缴费改革,产生焦虑情绪。

对于第一点,国家相关部委印发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早有明确规定。而在2006年发布的有关“学分制收费”的通知中,也强调:“收费政策变动时,学校要及时变更公示内容,确保公示内容合法、有效。”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此前上海曾在2005年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试行学分制收费标准应遵循‘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若老生改按学分制收费的,学生每学年所缴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原学年的学费总额。”

而此次山东几所高校的收费争议中,多有学生须补交高额学费的说法,此前更有山财学生“欠费2万多”引发了网友热议,甚至带来高校“薅学生羊毛”的激励评论。

一个本该以提升教育水平为最终目的的收费设计,却在制度业已试行了十多年后,引发了“一地鸡毛”的争议,这多少值得主管部门及相关高校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