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面孔、血与火的洗礼!

每一枚军功章,都珍藏着一幕幕烽火岁月;每一处伤疤,都诉说着一段段英雄传奇。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记者走访了我省经历我军各个时期军旅生涯的三位老兵,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在民族独立与解放战争中,老兵战功赫赫;在保卫祖国与捍卫和平中,老兵不辱使命;在建设家园和地方建设中,他们奋勇当先。

致敬!这三位“张富清”式山东老兵!

(一)

他13岁入伍,历经78次战斗,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荣立一二等功的军中英雄;23岁因病自愿复员回乡后,屡屡以突击队员的本色投身地方建设,其平和的内心世界未曾改变——

一等功英雄的心愿:“好好种田”

7月16日,在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邓集村,记者一行在菏泽市定陶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陪同下,敲开了一扇挂着“光荣之家”的大门。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邓斌住在这里。

这是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不同的是,在靠近堂屋的窗台下砌了一个大大的花坛,里面绿植茂密,月季、芍药争相怒放。整个庭院充满了生机。

进了堂屋,室内摆设简陋却整洁有序。邓斌年近九十,发须斑白,面容亦显沧桑,但眉宇间却格外硬朗平和。老人半躺半靠在堂屋的长椅上,见记者到来,想站立起来与我们握手,众人赶紧上前安抚他躺好。

邓斌思路清晰,话语简短有力。聆听他描述那九死一生的激烈战场,虽远隔时空,也足以令人震撼和感动。

一个旧皮包封存起戎马岁月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1)

一个褪色的旧牛皮包,封存了邓斌从13岁到23岁整整十年的戎马岁月;

一张斑驳但又字字“千斤”的《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上的简短文字,是对邓斌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褒奖和致敬;

一枚枚红色的军功章,隐含的英勇付出和无悔岁月,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今年4月,定陶区仿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员崔学军例行到邓斌家走访慰问,并准备采集退伍军人的基础性数据。邓斌说自己的退伍证丢失了,便从一个旧皮包里拿出一张登记表和几枚立功奖章、战斗纪念章,递给了崔学军。

“当我接过这张被揉搓得字迹有些模糊的登记表,看到上面‘参加战斗78次,负伤两次,荣立一等功、二等功……’等字样时,确实被震惊了!”崔学军回忆说。

邓斌的老伴说,这个旧牛皮包平时就随意地挂在墙上。在邓斌心里,都转业到农村了,要这些立功奖章有啥用哩,他并不十分在意。60多年来,除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成立时,有关部门曾经来邓斌家里要了一枚军功章,作为纪念品存放在馆里外,其他的就随手放在这个包里,退伍证都不知道怎么丢失了,其他很多立功证明也没有留存下来。

邓斌提供的登记表上详细记录着他的早期档案:1931年7月出生,正排职级,1944年1月3日在本县自动入伍(不到13岁),1947年7月在十一纵队司令部警卫班入党,1953年6月自愿回乡专业,入伍前文盲,现在高小文化……在华北五分区司令部警卫班荣立一等功,在十一纵队司令部警卫班荣立二等功。

13岁还是小孩子,为什么这么小就入伍了?据老人回忆,他5岁时就没有了母亲,跟随父亲住在父亲的姥姥家。当时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老姥姥家里住着不少从事地下工作的游击队员。那时邓斌家里穷,吃不上饭,游击队员很喜欢他,便经常给他一些吃的。不到13岁的邓斌很快就和游击队员们熟稔起来,有时还机智地帮助游击队员传送文件。后来,他就直接跟着游击队员来到了部队。

从中原到南下广州,从西北、东北到进入朝鲜,这是邓斌十年戎马岁月的足迹。每每忆起早期艰苦的行军日子,老人都忍不住眼含热泪。部队几乎每天都东奔西走,往往一晚上要步行多到120里到180里。邓斌由于年龄太小,身体瘦弱,吃不消这种长期的艰苦跋涉,有时实在跟不上队,领导就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有时也让他在后面拽着马尾巴跟着跑。

入伍后,邓斌一开始只是作为通信员为领导拿拿文件,并没有参加战斗。按照当时规定,非党员不能接触机密文件,因此,入伍三年后,只有16岁的邓斌就光荣入党了,随后任十一纵队司令部警卫班警卫员。

挺身而出,英勇杀敌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2)

一幕幕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由于越来越被和平岁月所掩盖,仿佛离我们已很远。但在邓斌老人记忆里,一次次血肉拼杀、前赴后继的战斗依然记忆犹新。

解放战争时期,菏泽是敌我决战的重要战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6年8月挥师到冀鲁豫战场,发起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自卫战争,先后组织了包括定陶战役、巨野战役、鄄南战役等重大战役。而历时5天的定陶战役,则是其中一场意义重大又极为惨烈的战役。

老人断断续续回忆道,1946年9月,定陶战役打响。为攻下定陶县城东门北面城墙,邓斌请缨担任第一突击队队长。他带领突击队,翻越城墙和芦苇荡,突袭了敌人的指挥部。攻城中,邓斌不幸被炮弹片击中,鲜血染红了衣襟,却依然忍痛炸开城门并顺利发出两颗信号弹,为后续部队发起进攻开辟了道路。据史料记载,定陶战役的胜利,连同中原军区部队突围的胜利和苏中大捷,对整个解放区的南部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因表现英勇,邓斌在定陶战役中荣立一等功。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进攻势如破竹。在攻击到敌人的第三道防线时,遇到敌人的反扑。时任警卫排排长的邓斌,在第二野战军十一纵队参谋长刘星的带领下,冲进敌人的腹地,两人在碉堡中奋力坚持了45分钟……素有“军中好枪法”之称的邓斌拎着两把手枪,挺身而出,英勇杀敌38人,为开辟总攻赢取了宝贵时间。这次淮海战役邓斌荣立二等功。

冲锋的号角,英勇的拼杀,每一次战斗都是以死相博,每一处战场都是血肉长城。

邓斌老人回忆,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地区乃至鲁西南地区时常打运动战。记忆中,天天在打仗,饭也顾不上吃;睡觉时,子弹打在屋里的墙壁上;行军时,身边的战友跑着跑着就倒下了。

“为了顺利攻城,我在敌人眼皮底下偷挖了一条地道,推着一棺材的黑火药在地道内引爆,炸毁了城墙……”

“在强渡黄河时,水流把绑在一起的木板冲散了,我落入了水中,万幸紧紧抓住了马尾。等到了对岸,身上的背包和衣服都被冲走了,背包里的立功奖章和简历都没有了……”

新中国成立不久,邓斌又跟随部队来到朝鲜战场。在朝鲜战场的一年半时间,他担任军需物资运输科长。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没有一分钟听不见敌机在头顶上飞过”。当时朝鲜战场上汽车非常少,全靠马车来运输物资,由于敌机密集飞旋,他们一般都选择晚上运输,而且不敢点明火。即便如此,战友们的伤亡依然很大。每回忆到一处场景,老人都闭目沉思,然后叹息一声:“不说了,说这些干啥呢,我的很多战友都不在了。”

正是在朝鲜战场上,邓斌不幸患上了肺结核,领导几次问候他的病情,甚至一度考虑要把他送到苏联去医治。朝鲜战争结束一年后,为了不给党组织添麻烦,邓斌提出了自愿复员回乡的申请。

回乡依然保持“突击队员”本色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3)

1953年6月,刚满23岁的邓斌复员回到了家乡定陶县邓集。

邓斌的大儿子邓鲁陶说,除了身体患病的原因,父亲复员回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家里爷爷的牵挂。邓斌是家里的独子,上面有三个姐姐,自13岁离家后,一直没有音信,老人想念儿子眼睛都哭瞎了。这也坚定了邓斌回乡的决心。而在登记表上,他只简单签了“好好种田”四个大字。此时,在即将复员的邓斌的内心世界里,认定“把地种好也是给国家作贡献”。

不过,回乡后的邓斌并没有履行自己“好好种田”的承诺,因为当时村里文化人少,他几乎一回村就被当地政府委任为村治保主任,带领村里挖沟修渠搞农业生产,没有一天呆在自己家里种田。由于邓斌把村集体的财产和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所以深得当地政府领导和村民的信任。自此,一项项堪称突击队的任务,陆续委派给了邓斌。

到枣庄组建钢铁厂,是邓斌回乡后接到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他一头扎进工作里,处处身先士卒,日夜加班加点。钢铁厂步入正轨时,邓斌谢绝了上级领导的重用,坚持回到村里。

后来,当时的邓集公社组建窑厂、地毯厂,再次让邓斌去负责。而无论在哪个岗位,邓斌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工作,更无一例外的,每次这些厂子步入正轨后,他就又退出回到村里。

上世纪80年代,邓斌又受当时的邓集乡委派组建乡敬老院。组建之初,邓斌每天几乎24小时投入到工作中。老伴在一旁透露,为了给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改善伙食,他常常把自己地里种的地瓜、南瓜等都拿到敬老院。直到2010年,79岁的邓斌从敬老院院长岗位上退休,回到了家里。

由于是自愿回乡,邓斌当时没有领取国家一分钱,更没有要求组织为自己安排工作,回乡后的身份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而回乡后投身地方建设46年,其农民身份依然没有改变。而他从邓集乡敬老院退休后,每月也只领取100元的生活费。

为什么遇到突击队的工作都爱找他?仿山镇邓集村党支部书记、今年65岁的邓学科道出原委:“他办事沉稳,遇事从不急躁,耐心做各种复杂工作。再加上性格平和,淡泊名利,深得上级组织信任。”

“更难得的是,以他几十年来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转成企业职工或机关干部身份,但他从没有为自己的利益而去麻烦组织。不仅如此,现在村里各项工作,邓斌也都处处带头,在前期土地调整过程中,邓斌家三个孩子都没有分到地,但他坚决阻止家里人去找村主任,不给村里添一点麻烦。”邓学科感慨道。

邓斌原来的领导,也就是在他13岁时带领他参军的游击队长刘星,离休前官至副省级(享受正省级待遇),曾多次写信给他,希望邓斌继续到他身边工作,但邓斌婉拒了领导的好意。

目前在邓集村,虽然很多村民大都知道邓斌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但几乎没人知道他具体打过什么仗,除了偶尔对自己的孩子讲过外,邓斌对外人不多讲一个字,荣立一、二功的事迹更是没有外人知道。

为国家贡献一个儿子是应该的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4)

邓斌的大儿子邓鲁陶多次向记者表示,父亲这一辈子非常知足,他是家里的独子,却生养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有生之年儿孙满堂,他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就是:“军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再提那个做啥?我本来就是个农民,当年战场上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幸运地活下来了,现在平平安安过日子就是幸福。”

儿女再清楚不过了,父亲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自立更生”,他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要求子女的。“回乡后领导让去哪里,我坚决服从,这么多年我都是为大家干,不图钱,不图官,所以从没后悔过。”邓斌对记者说。

父亲的淡泊名利在邓鲁陶很小的时候就充分体现在家庭中了。

邓鲁陶有四个弟弟、两个姐妹,随着他们长大,慢慢注意到家里墙上挂着的那个牛皮包,而牛皮包里各种沉甸甸的纪念章,成了他们争抢的玩具。顽皮的孩子们哪里知道,这些是父亲十年戎马生涯珍贵的见证物品。

邓鲁陶说,他清晰地记得,经常领着几个弟弟从包里偷拿纪念章去换糖吃。至于玩丢的,他已记不清了。

邓鲁陶是邓斌儿女中第一个参军入伍的人。早在1978年,高中毕业后的邓鲁陶就从家乡定陶县入伍,1979年即到前线投身了战斗。1993年,转业到广州市花都区工商局任职,直到今年退休回家。

得知大儿子参军第二年就去前线的消息时,与别的父母哭闹的表现截然不同,邓斌只是淡定地对儿子说:“我有5个儿子,为国家贡献一个也是应该的啊。”听了父亲的话,邓鲁陶一度感慨不已。

目前,邓斌在家人的照顾下精神状态良好,基本生活能够自理。虽然家庭不富裕,他仍然不忘国防,心系部队,鼓励自己的儿孙们参军入伍。

老人的口头禅是:“我们家男孩多,就应该多入伍锻炼下,就应该多为祖国作出贡献。”

儿子邓鲁陶,女婿王喜成,外甥刘勇,外甥媳马娟,孙子邓猛、邓占胜、邓胜龙均到部队服役,儿孙们在部队期间都多次荣获嘉奖及三等功。其中邓胜龙在2012年参军入伍,目前在河南开封空军后勤服役,二级士官,2016年荣获个人三等功,多次荣获嘉奖和先进个人、优秀士官等荣誉称号。

或许孙子邓胜龙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缘故,格外受到爷爷的疼爱。邓胜龙高中毕业参军后,邓斌每次都不忘叮嘱他,在部队要好好干,争取多立功。

记者临走时,老人坚定有力地说:“等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时,我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二)

荣成市退役老军人迟念佳:60年深藏功名

陕西省洋县籍战斗英雄张富清,60年深藏功名的事迹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在荣成,也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深藏功名的退役老军人——迟念佳。他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无数次战斗,浑身多处留有弹片和伤疤,是一个被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尊称为“老首长”的老英雄,转业回来60多年,他深藏功名,为农村发展尽心尽力,他的事迹被收入《开国将士风云录》,他始终秉持“对党和人民,我没有要求”的初心,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5)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6)

在大疃镇迟家店村村中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门口,要不是门口的“光荣之家”牌匾,无人会想到这是一个老英雄的家。家里陈设简单,除了到处悬挂的各个时期军装照片之外,最值钱的就是一台32寸彩电了。

今年已经是95岁高龄的迟念佳,听力和语言能力都在急剧下降,在妻子董文凤的大声复读和比划下,老人开始了他的回忆。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豁出一条命!”

1938年,侵华日寇相继占领了烟台、威海等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40年,年仅16岁的迟念佳参加了八路军。

当时迟念佳所在的连队没有枪,每次战斗,都是和敌人展开肉搏战。参军后的第一年,迟念佳接连参加了5次战斗。由于作战勇敢,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年,迟念佳唯一的弟弟迟念顺,也出来参军打鬼子,两人曾在部队会和时偶然相遇,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弟弟就跟着部队奔赴另一个战场,兄弟俩就再也没见面。后来,迟念顺在青岛的一场战役中牺牲了,年仅21岁,从此念顺就成了迟念佳心中抹不去的“念想”,这也坚定了他打鬼子的信念。

1942年冬,日伪军集中兵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大扫荡”,在马石山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当时他们所在的胶东行政公署警卫营二连化整为零,掩护机关和群众向外突围。迟念佳所在的二排一路血战,冲出鬼子的包围圈,但是,荣成老乡王殿元所在的三排四进四出成功掩护1000多名群众突围之后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三排十个人后来被称为“马石山十勇士”。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7)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8)

每当提起这段惨烈的经历,迟念佳老人都会失声痛哭。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迟念佳战场上浴血奋战。1945年,日军投降后,迟念佳成为军区特务团重机枪排副排长。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担任主攻任务,迟念佳任73团九连连长。

济南外城易破,内城难攻。内城墙高14米,墙上设上中下三层火力点,不停地向外喷着火舌。攻城的73团战士攀着云梯上爬。云梯上不断有人负伤、牺牲掉落下来,战士们前仆后继登上城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迟念佳当时正患有急性肠炎,他怕自己昏倒,多次用手掐自己。在一篇回忆济南战役的文章里,写道:“1948年9月,解放济南战役中,3营9连爆破队在连长迟念佳的带领下,炸毁了三皇庙。”

73团以其不屈不挠突破设防坚固的内城,使主力得以迅速进城投入战斗。战后,中央军委为了表彰73团率先登城的卓著战功,授予73团“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

济南战役结束后,迟念佳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上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次,多次遭到炮弹轰炸,小腿被弹片击穿,身上密布大大小小的疤痕,至今体内还残存着弹片。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迟念佳随部队入朝作战,担任27军79师235团一营营长,在进攻柳潭里的战斗中,他们遭遇了美军陆战第一师——一支有着160多年历史、战斗力极强的“王牌”部队。面对美军的凶猛顽抗,我军损失严重,一连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均壮烈牺牲。最终在顽强战斗意志的支撑下,迟念佳带领一营顶着敌军的炮火和轰炸占领了1282高地。

因为战斗紧张和患有胃病,迟念佳两天一宿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但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敌数次激战。当时近千名战友都牺牲了,整个战壕里就剩他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了。他把所有的手榴弹捆在一起,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幸运的是,在最后一刻美军溃退了,迟念佳也活了下来。

在近二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迟念佳获得过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和抗美援朝勋章等多个奖章。每一枚光荣的军功章背后,都珍藏着一个共产党员为国为民的执着信念。问起当时怕不怕,老人清晰而坚定的回答:“怕?为什么要怕?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豁出一条命!”

“对党和人民,我没有任何要求!”

战争年代拿刀提枪保家卫国,和平时期褪去戎装不忘初心。1955年,从朝鲜战场归来的迟念佳被安排到江苏无锡军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他主动放弃了组织上给他提团级职务的安排,毅然选择回到原籍工作,想为家乡做点事。

“他说有饭吃就行了,不图这些!”迟念佳的老伴儿董文凤至今都记得迟念佳拒绝时的语气,铿锵有力。

返乡之后,迟念佳先后在当地粮食系统、人事部门工作。离休后,迟念佳没有跟相关部门提起过自己的住房等待遇需要落实的问题,自己掏10块钱雇了辆“大车”,赶着骡子把老婆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自己盖房子在村里安家落户。

他说,想想那么多牺牲的战友,那么多年轻的生命,为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而自己还能活着,能享受到党的恩泽,已经是最大的福利了。对党和人民,我没有要求!

回到村里,迟念佳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在村里建起了果园、菜园和砖厂,带领乡亲们搞副业致富增收,却从来没有领过村里给他的一分钱工资,他说他有退休金就足够了,不能再给村里添负担,直到80多岁还在义务管理镇上的老干部活动室。

在担任大疃镇老干办主任期间,迟念佳得知有位住在荣成市里的名叫徐国卿的老人腿脚不便,每逢发工资的日子,他就蹬着自己的“大金鹿”,往返40余公里亲自去送,寒来暑往,一送,便是十余年,直到他送不动了为止。

在前几天住院期间,迟念佳还给家人定下了一条“不准要账”的规矩,他说,乡亲但凡来借钱的,肯定是遇到了难事,过后有钱自然就会还了,他没有,你去要他也拿不出来,何必让人家难受。

“公家的就是公家的,不能占便宜!”

在家人眼里,迟念佳是个不近人情的“抠老头”,不允许家里人沾他一点光,也不允许子女享受一丁点儿的“特殊待遇”。1958年,迟念佳主动响应军人家属还乡的要求,让随军的妻子董文凤从干部家属变成了农村妇女,在农村缺粮缺草的环境中,妻子一人一边干农活打杂工,一边将三儿一女拉扯成人,个中苦楚,难与人道。

迟念佳不允许自己的子女享受一点特殊待遇,甚至儿子和他上山搂草,多折一根树杈都会被他大骂一顿。

迟念佳的子女是听着父亲的革命故事长大的,到了适龄年纪,两个儿子想要参军入伍,就想让父亲托曾经的战友帮忙,因为他们知道父亲的战友和曾经的下属们很多都是军队里的将领,但是却遭到父亲的严词拒绝,“自己去报名,不够格就别去。”结果二儿子在录取的过程中被刷了下来。

在90年代,上级给他安装了电话,每个月能报销100元电话费,女婿想要用分机“沾点光”,他也大声呵斥,“公家的就是公家的,不能占便宜!”他在当地人事部门工作5年,从来没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子女就业说上一句话。如今,迟念佳的大儿子去世,另外两个儿子已经退休,女儿一直在村里务农,4个子女全部是农民和普通企业职工。

儿子迟德永说,这么多年父亲对子女十分严格要求,绝不通过权利和关系为自家谋求一分钱的利益,曾一度让大家感觉父亲不近人情,但是如今对父亲也十分理解了,父亲这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正是留给他们这些后人最大的财富。

(三)

看哭了!9旬抗战老兵报国报恩亦尽孝

张富清老兵精神 八一礼赞(9)

李学思老人已是93岁高龄,家住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东山后村。在其长子李春明的转述和“翻译”下,采访缓慢地进行。老人的故事慢慢厘清,大多细节已经淹没在记忆里,只能勉强靠零散的脉络串联。但某一瞬间,老人含糊不清说出的一句话,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八路军救了一家子的命,参军入伍报国亦要报恩

1926年,李学思出生,在他之后还有三个妹妹。务农的父亲去世得早,他和妹妹们被老娘一人拉扯大。一家四口没有挣钱的法子,乞讨是唯一的活路。食不果腹的日子着实难熬。1943年,村里有了“当八路、打鬼子”的宣传,为了有口饭吃,李学思决意当兵。

但老娘不允——家中的独子,是一家四口的顶梁柱,走了谁来撑起这摇摇欲坠的家?谁来担负三个女娃的长大成人?更何况此去不知几时能还?但李学思明白,如果不去参军,怕是眼下的日子都挨不过去了,一家人的命,就指望八路军了。

1943年,李学思在沾化七区太平区小队入伍,1944年编入渤海军区第七师,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杨国夫。同年,他入了党。李学思心里认定,这条命是八路军给的,是党给的。即便不谈报国,亦要报恩。

当兵打响的第一枪,在沾化县城富国乡(现富国街道)的徒骇河畔,是一场游击战。李学思身上的装备有些寒碜——打不了三发子弹就坏的土枪,八颗手榴弹是最后的武装。尽管是出生入死的战斗,但他没有想象中的害怕。

后来,部队端掉了富国的第一个据点,里面没有鬼子,全是伪军。缴获的日军武器,也让那些土装备得到更新。就像那首歌里唱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里,他跟着部队解放了沾化县城和县城境内的各个鬼子据点。1944年秋后,解放北镇;1945年8月,解放无棣县城。此时阳信、惠民也先后解放,李学思随部队在惠民进行了一个月的休整后,他转入东北野战军(43军128师383团),随部队开拔东北。

战斗足印跨越半个中国,热血男儿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1天的行军,部队从惠民抵达山海关,全靠双脚一步步丈量过去。此时还是夏末,部队发放棉衣时,让战士们多少有些疑惑。抵达东北才发现,这里不是华北万里层云,这里是长白山的千山暮雪。

转眼就到了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李学思参加了激烈的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解放锦州,四攻四平。在战役中,李学思也负了伤——敌军炮弹溅起的砂石击中了他的左眼角,如今还有碎石嵌在血肉里,留下一个包。

在李学思的回忆里,四平之战最为惨烈。他见过火炮狂轰滥炸的硝烟,也见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巷战。双方攻守进退,四平几易其手。无数战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

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学思所在的部队马不停蹄奔赴天津,参加平津战役。随后随部队南下解放两广,1950年参加海南岛战役。此时,李学思在主攻师11师某连任副连长,打下海口后,部队一路向榆林港追击。

从一路向北之后,又是一路赶赴天涯海角。李学思战斗的足印,跨越了半个中国。他有三年没有同家里联系了——国民党把通讯渠道封锁,信件无从投递。

带着三个妹妹的老娘,不知这几年生活得可安好?是否在娘心中,儿子早已捐躯为国?

不敢多想。即便是慷慨赴死热血男儿,也更盼做床前尽孝的孝子。

历经十年战火解甲归田,家中老娘是最大的牵挂

1953年,部队安排李学思参加湖南军官训练团。此时,家中老娘和妹妹是他最大的牵挂,回家的愿望也愈发迫切。在训练团学习结束后,李学思分配到广西,任武装部部长。复员后,他终于回到了家乡太平区,任牛王乡副乡长,此时已近而立之年。两年后任高级社书记,之后任河贵公社程子口大队书记至1979年4月。

或许本来有机会一步步成为军官、首长,但李学思放弃了。他从不觉得“亏”——“打仗是任务,牺牲了也是为了国。仗打完了,也想娘了。” 解甲归田时,乞讨的老娘是最大的牵挂。

回忆10年来亲历的战火,从东北到海南,战斗的场景在不断地切换,身边有战友牺牲,也有人“开了小差”不知所踪。但李学思想得单纯——跟着共产党走就对了,死了也是为了革命。党、部队给过的恩惠,足够铭记一生。

1987年,李学思的母亲去世。他在老娘榻前,也整整陪伴了30年。他为国尽了忠,也为娘尽了孝,而今子孙满堂,四世同乐,老人已无比满足。

(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记者 彭辉 王兆峰 梁利杰 李剑桥 李扬 策划:王金龙 于伟 通讯员 宋国强 贾海宁 马卫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