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惟一编撰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中明确提出,足少阳胆经,是十二经脉的第十一经。它的基本走向是“从头至足”,在体内联系胆、肝、眼、耳等脏腑和器官,在体外分布于侧头部、胸胁和下肢外侧。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s穴、止于足窍阴穴,左右各44穴,共计88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
国家执业医师、惟一堂总经理张昶琳认为,脏腑和经络表里对应,如果某个内脏器官活力较差时,其相应经络的活力也不好。如果体内有湿气,在舌头的边缘,就会有一圈明显的齿痕,与此相应的脾脏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也同样欠佳。人体内胆囊内的寒气为重,大腿外侧的经络,就是胆经所经过的路线。寒气常常堆积在这里,经常敲胆经,可以把寒气敲散,血气敲足,粗腿自然就变瘦了。
张昶琳指出,中医常说“离经不离穴”,敲胆经只是敲得大腿外侧的胆经有点发热、发麻,就可以达到刺激胆汁分泌的效果,并不要求很准确的穴位,如果能够敲到穴位最好。办公族可以利用工作间隙,坐位时敲打,也可以坐在床上伸直双腿,用拳头去轻捶大腿两侧。秉承有空就敲的原则,可以一天敲一次,也可以敲两次,每次15分钟。但是,瘦腿虽好,也得掌握技巧。在敲胆经的时候,要敲两条腿。否者一条一腿粗,另一条腿细就不匀称了。
此外,肝胆是表里脏腑,晚上11点以后,敲胆经容易造成肝脏上火的现象。脸上有痘痘和肝火旺的人,也不适用于此方法,这点一定要牢记,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