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航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发改地区〔2019〕375号),指导北京市有序推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
面积115.7平方公里
根据批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北京市主城区东北部、顺义区境内,规划范围北至机场北线、六环路,南至京平高速,东至六环路,西至高白路、榆阳路,规划面积为115.7平方公里。顺义区人民政府作为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主体。
根据前期制定的总体方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定位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地区的重要复合枢纽,服务于首都核心功能,主要依托国航等基地航空公司,调整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增强国际航空枢纽的中转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空间布局“一港四区”
临空经济是依托大型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其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由直接服务及依托航空运输业相关产业和具有明显航空枢纽指向性产业组成,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系,是产业结构演变和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的产物。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功能定位为国家临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核心区和首都生态宜居国际化先导区。
根据区域功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示范区空间布局为“一港四区”,即首都空港、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临空产业与城市综合服务区、临空商务与新兴产业区、生态功能区。
2035年基本建成港城融合的国际航空中心
据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消息,下一步发展目标为:到2022年,示范区航空枢纽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港城一体化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到2035年,港城融合的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基本建成,在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与城市群核心机场、支撑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国际民航组委会(ICAO)测算,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能够带来1000个直接和3700个间接工作岗位;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直接创造出80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一个航班将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每天旅客吞吐量中约20%的人会在机场所在城市食宿,由此带动城市就业,形成多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2018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亿人次,成为亚洲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此次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成功获批,对于全面提升首都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促进顺义区更高质量发展、构建北京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打造吸纳全球要素资源的开放门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