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家长向我倾诉自己六岁半的孩子刚上一年级,但是脾气特别倔强,每天晚上母子两人都会大战。

我很想了解这里面说的“脾气倔强”是怎么回事?具体是怎样的表现?

在以前我们遇到的案例中,很多的情况是,孩子一上学,家长凸显紧张,对孩子的要求多了起来。比如各种应该……、必须……、一定……,更多的是要求孩子听话。因为家长面对孩子上学读书也是很紧张的。担心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担心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担心被老师投诉、担心考试成绩不好等等。

我们的担心和期待并不是对我们家长自己的,很多人是对孩子的担心和期待,这就变得不那么可控。于是我们就心生恐惧,如果这份期待不能被满足,免不了就会用提高自己的要求,抱怨、指责、吼叫等等方式给孩子施加压力。

有的孩子力量感不够,就逆来顺受,可是他内心是压抑的,是委屈的,这些负向的情绪会促使孩子拖拉磨蹭、不情愿。所以这个学习的事情就成了大人的事情,孩子只是应付,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和内驱力。

有的孩子是有力量的,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会反抗、抵触,这就容易被家长理解为叛逆、倔强。于是我们就会对孩子有各种负向的评价,把孩子推到了对立面,你越看孩子越有问题,越想越不听话。

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懦弱(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倔强呢)(1)

孩子的这些抵触、叛逆、倔强是怎么来的呢?

本质上是我们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成长的客观发展规律造成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他的成长需要什么,只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觉得他应该要什么,或者我们就觉得自己是对的,认定孩子必须怎么做、必须听自己的,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可是却违背了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还不自知。而生命的本质是向上的,孩子到了年龄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发展,他不情愿被限制。所以就出现了家长和孩子的权力斗争。家长争夺的是对孩子的控制权,孩子争夺的是自己的话语权。

家长需要了解的是,在孩子生命初期,他只能依赖父母的养育才能活下去的时候,那个时候是需要完全听从父母的,也就是要父母说了算的阶段。这是必须的阶段。心理学上把这种父母说了算的关系叫一元关系。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自我意识发展促使孩子有独立的需求,可是这个时候尽管他想独立,但是在经验、能力、思维意识等方面都不足以自给自足。可是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我们做父母的也都希望孩子有力量、独立自主,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就要学会理性地退一步。由以前必须听父母的、父母说了算,变成扶上马走一程,就是你不能完全放手,但是也不能不放手,于是我们留出一部分空间来,和孩子商量着来。这样的话,孩子能够参与到一些问题的解决当中来,就会积累很多的经验,有助于他的成长。

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懦弱(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倔强呢)(2)

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和探索,探索的过程有可能做得对,也有可能做错了,可能把事情搞砸了,也可能犯错。但是不管怎么做,对孩子来说都是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成长。即使没做好或做错了,对他来说也是成长。所以这个阶段家长学会退后一步,和孩子商量着来,允许孩子试错是有意义的,这在心理学上叫二元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商量着来的关系。

二元关系是父母陪伴孩子向独立自主过度的过程。可是这个过程有些父母不明就里。害怕孩子犯错、害怕孩子做不好,就强迫孩子听自己的,不允许孩子去尝试,因为他们的潜意识觉得只有听我的才是对的。可是我们却剥夺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体验的机会。孩子即使完全听父母的,就是那种“乖乖仔”或“妈宝男”之类的标签,最终这类孩子在心理、格局、抗挫力等方面还是会出很多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生命过程的必要洗礼,也就不具备相关的能力。终将有一天他要到青春期,他的自我意识要爆发出来,甚至要独立面对这个世界,那时候对这样的孩子将是最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试图在孩子已经应该走进二元关系的时候,强迫把孩子扯回到父母说了算的一元关系里的家庭,除了压抑几乎就是鸡犬不宁。父母和孩子陷入无休止的权力斗争当中,反复的内耗。孩子本来很好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力、内驱力都变成了抵触、叛逆、拖拉、磨蹭,童年期很快就过去,等到了青春期,孩子的个子长高了、力量变大了,父母一下子就进入了惶恐不安的失控状态,她觉得一下子搞不定了。就会更加恐惧地去控制、限制、打压,亲子关系进入更加黑暗的时期,孩子痴迷手机游戏、厌学甚至离家出走或者更加极端的时期频频出现。

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懦弱(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倔强呢)(3)

而那些智慧的父母呢,他们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于是就给孩子创造独立的空间,跟孩子商量着来,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做错的时候,我们和孩子总结哪些部分做得对,哪些部分还能改善,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孩子的能力就越提高越快,学习力越来越强,更有学习的内驱力,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事情,他要为自己负责,就有动力去学习了,他会自主学习。

正是由于父母的接纳和陪伴,孩子知道我父母允许我犯错,即使做错了,我父母也会陪着我、鼓励我直到做到正确。孩子有底气、有信心,并且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后,孩子发现犯错、做错并不可怕,只要自己能够勇于面对,终究会做到让自己满意。这就是能力和自信的培养。即使将来遭遇挫折和挫败,他仍然有能力跌倒了爬起来再战。

而这部分智慧的父母,会认真学习,与时俱进,跟上孩子成长的需要,让自己不扯孩子的后腿。接纳、理解、陪伴,顺利地帮助孩子度过商量着来的二元关系,再陪孩子走进让规则说了算的三元关系。三元关系也是比较成熟的亲子关系。就是你说了也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我们定个规则,让规则说了算。这个时候孩子才真正地走向了成才。他的独立意识、自主能力、抗挫力、驱动力都是良性发展。无论将来是顺境还是逆境,对孩子来说都能积极面对。

而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家庭跟孩子立规矩却总是失败呢?

其实这里面是我们家长内心的固执、恐惧在作怪,我们从主观上就是固执的,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的事情,跟我们大人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们自己是不能与时俱进的,不仅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还要扯孩子的后腿,把他从走向二元关系的路上要拉回来,退行到一元关系中来,满足我们的恐惧和害怕,绝对掌控才能让我们觉得安全。而孩子只有个子长高了,能力、格局、心智发展却都在原地踏步。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家立业,还是很极端、情绪化、幼稚的状态。

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懦弱(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倔强呢)(4)

我们没有陪伴孩子走过商量着来的二元关系,孩子的生命中没有得到父母陪伴的这部分成长,等他到了青春期,你看到孩子懦弱、没主见、没有学习动力的时候再去否定孩子这不行、那不行,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二元关系那个部分被剥夺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催促孩子、给孩子立规矩往往是走不下去的。没有种下那个种子如何能结下我们要的果呢?

一元关系是给孩子爱和无条件的接纳,二元关系是培养能力和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如果我们把孩子扯在一元关系里不肯放手,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被叛逆、抵触所替代,并且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他处处都要依赖,缺乏自信和勇气去面对未来。那到了青春期我们要求孩子自律、守规矩就变得非常不现实。他都不信任你,又怎么能遵守约定?即使你讲了很多大道理、为了他好,让他不得不默认,但是他都是不情愿的,也就没有动力。

那我们父母要怎么做?

既然有的功课被错过了,我们要不要补上?既然不是孩子的责任,我们就可以更多的接纳和理解孩子。然后从自己的成长入手,从关系入手,从沟通入手,通过自己的改变和成长来进一步促进亲子和谐。有好的亲子关系才有好的家庭教育结果,而不是去压制、否定、指责孩子。

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懦弱(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倔强呢)(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