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常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听到大理寺,”这个大理寺是个寺庙吗?唐朝有,明朝有,清朝也有,那么这个大理寺到底是干啥的,刑部又是干啥的,三司会审都有哪三司,又分别是从啥时候开始的,今天我就给各位讲个明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唐代大理寺是什么机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唐代大理寺是什么机构(那些年追过的大理寺)

唐代大理寺是什么机构

咱们平常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听到大理寺,”这个大理寺是个寺庙吗?唐朝有,明朝有,清朝也有,那么这个大理寺到底是干啥的,刑部又是干啥的,三司会审都有哪三司,又分别是从啥时候开始的,今天我就给各位讲个明白。

我国是文明古国,那文明不仅仅要体现在礼仪文化上,也要体现在司法制度上。夏商周的时候王就有了司法审判权。周朝的时候中央和诸侯国的朝廷设有“司寇”,相当于现在的法官,主要职责就是惩罚贼寇,也就是刑事案件。司寇也分大司寇和小司寇,大司寇是辅佐大王判案的,小司寇就是给百姓申冤的。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各国的司法制度就有了很大差别,谁也不挨着谁。保留司寇的就只有赵国了,秦及后来的秦朝的司法机构叫廷尉,廷尉是什么意思 :廷,平也,治狱贵平。秦始皇的中央九卿之一的廷尉一职为文职,汉朝更是丰富了廷尉的下属的官职。廷尉一直到了北齐就被大理寺取代了 ,大理寺就开始出现在了历史长河中。大理寺官司长官被称为大理寺卿。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司分立的中央司法机构体制。隋朝建立了尚书省下的六部之一的刑部机构,刑部以尚书为长官,侍郎为辅佐。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四司中刑部的职责是“章律法,按复大理寺及天下奏谳。”可见刑部是一个行政司法合一的机构,它里面的刑部司才是司法机构。主要就是复核大理寺审过的案子对不对。

唐朝的大理寺为中央九寺之一,是中央审判机关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按照唐朝律法全国流刑以上的案子都由经大理寺审判,再由刑部复核。唐朝还有一个重要的机构御史台“掌持邦国刑宪,以肃正朝廷”有点像现在的监察机构。这就形成了有名的三司,“凡国之大狱,三司详决。”

到了宋朝司法机构就变得多样化了,刑部被审刑院代替,大理寺过了的案子由审刑院符合,最终报皇帝拍板。

明朝时候大理寺和刑部调换了个位置,刑部审案子,由大理寺复核驳正刑部审的案子,督察院监管,称为明朝的三法司,重大案件要三司会审。到了弘治年以后大理寺的只是进行书面审核,囚徒也不接受大理寺的审讯,大理寺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了。

清朝则继承了明朝的司法制度,刑部的审判权利更大了,而且地方上报的案子都要由刑部复核,大理寺和都察院也是形同虚设。重大案件设立特别法庭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还设立了朝审和秋审。

由此看来在历史的更迭中,不管是三司中的谁强谁弱,司法机构的设置权力的大小都是顺应皇权或其他政治权力的需要而在不停地变化,体现了人民的一部分利益但是大多都是服务政权的。

点赞加关注下期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