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香港电影的人都知道,杜琪峰、韦家辉合拍电影风格多元,警匪、悬疑、言情、搞笑……各种类型,应有尽有。
在杜琪峰口中的,韦家辉是全港最佳编剧,但很少能在影片开拍前完成剧本,都是边拍边写,以至于在《神探》拍摄片场,刘青云经常追问杜琪峰:导演我该怎么演?
而在韦家辉这边,开口则必是我们,这个“我们”当然是指杜琪峰,他们一个“对外”一个“安内”分工协作,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游刃有余。他们是银河映像的“黄金组合”,也是纵横港岛市场的多面手,想要票房有票房,想要拿奖就能拿奖。
下面我们将韦家辉×杜琪峰合作十大影片,进行票房梳理,看看他们的“钞能力”有多强。
1997韦家辉受邀加入银河映像,《一个字头的诞生》宣告这个伟大的创作团队诞生。
在摸索中前行的银河映像,既要考虑个人化的创作,又要照顾到公司的生存。在这场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下,我们看到了一边是黑帮和警匪的喋血街头,一面是都市男女在世俗里的打情骂俏,他们如此相近却又那么违和。
2000年,在杜琪峰加持下,沉寂4年的韦家辉,为我们带来了商业向的都市情感剧《孤男寡女》,本片也不负众望拿下3521.5万港币票房,勇夺当年港片年度票房冠军。
有些经典影片是超越时代的,而艺术遗珠则是需要重新挖掘的,杜琪峰与韦家辉在银河映像商业片中的表现,就值得重新“阅读”。
《辣手回春》上映之时TVB《妙手仁心》余热未尽,这样一部以医者为视角,照应社会,针砭行业时弊的影片,虽与当时的娱乐市场不合拍,但在对人性和黑暗的刻画方面,却无时不与时代接轨。本片在港揽收1421万港币,名列当年港片票房榜第10名。
《钟无艳》是韦家辉擅长的表达,将现代爱情置入古代人物,以戏说的形式将当下都市男女婚恋问题深入探讨。故事讲述丑女钟无艳与好色昏庸齐宣王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该片当年获2720万港元票房,票房位列年度十大卖座港片第4位。(PS:钟无艳是与嫫母、阮氏女、孟光其名的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如果说90年代是“两周一成”的港片时代,那么新千年则是刘德华的高光时刻,《暗战》、《全职杀手》、《无间道》、《大只佬》、《瘦身男女》、《天下无贼》、《十面埋伏》、《投名状》等助其名利双收。
2001年韦家辉与刘德华的第二部都市情感剧《瘦身男女》上映,当年在港大卖4043万港币,仅落后于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和好莱坞大片《哈利波特》,该片票房年度排名第3。
2001年的《全职杀手》票房收获2568万港币,本片是韦家辉与杜琪峰合作的第四部,也是银河映像艺术与商业的集大成者。在杜Sir的世界里,他不希望艺术与商业有明显的分礼,更希望能达到一种融合,这样才能实现更良性的发展,而如此理想化的创作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002年香港鬼片大爆发,张国荣、黎明、刘青云各参演一部。《我左眼见到鬼》是由杜琪峰、韦家辉联合执导,刘青云、郑秀文、应采儿、林雪主演,以2168万港币位列当年全港鬼片之首,这一成绩也是当年港片年度票房第三位。
2003年开年,韦家辉和杜琪峰为我们带来一部成本低,回报快的爱情轻喜剧《百年好合》。故事讲述情场浪子“伤人王”,遇到疯疯癫癫的“女掌门”,上演了一场跨越阶级的爱情神话。本片是郑秀文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合拍片,也是杜琪峰第一部为内地打造的新年贺岁片,最终票房收获2476万港元,列年度港片票房第六。
2003年,银河映像还诞生了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大只佬》,国内翻译为《大块头有大智慧》。
该片由刘德华、张柏芝主演,目前已知有三个版本:85分钟国内版,92分钟港版,105分钟导演剪辑版,该片是韦家辉与杜琪峰极具哲学思辨与野心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极具风格化的影像,最终本片在港拿下2634万港币,年度票房排名第三,次年摘走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
《向左走 向右走》依然是韦家辉擅长的题材,编剧的构思在影片中足以见其巧妙,纯爱的片子在他的手下不沾任何污渍。文艺范儿十足的金城武与青春纯女GIGI搭配出一场漫画式的浪漫爱情,在赚取不少男女泪花的同时,在2003年金秋时节,收获了1391万的票房,这样的成绩在文艺片的表现,称得上是十分出色。
2004年,与银河映像“蜜月”7年后韦家辉离开,转为中国星导演,期间拍摄了《喜马拉雅星》《鬼马狂想曲》《最爱女人购物狂》等更加夸张搞笑的影片,但口碑票房都不甚理想。
2007年,韦家辉再次回归银河映像,与杜琪峰合作了银河映像十周年纪念电影《神探》。虽然本片仅获得1365万票房,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伟大的影片。
在香港回归10年之际,《神探》重磅出击,给当年沉闷的港片市场带来强大的活力。在片中,杜琪峰将其天才的导演手法与韦家辉“精密”的情节设置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现出了一个充满“多重人格”的复杂世界,令观众在震惊之余又大呼过瘾。
如今,《神探大战》正在如火如荼上演中,少了杜琪峰的韦家辉,能否创造票房新纪录,能否重燃香港电影的希望,让我们拭目以待。(文:三孚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