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在于善于总结,能将许多寓含深义的故事(典故)归纳为简洁明了的词语,这就是成语。有故事的成语,就是古人的心灵鸡汤,是应该传承下去的。

关于经典历史故事的成语(这些有故事的成语)(1)

曹植剧照

1/才高八斗

才:文才,才华。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的学问高,文才好。

最早享有此誉的人,是曹操的三儿子曹植。曹植,字子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同为汉末著名的文学家。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比如南朝宋代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谢灵运对曹植就十分钦佩,正是他给曹植下了一个流传后世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后来,学问高,文才好的人间俊杰,就被人称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关于经典历史故事的成语(这些有故事的成语)(2)

大器晚成

3/大器晚成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名比一般人要晚。后来,也慢慢演变成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袁绍有个门客名叫崔琰,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大进,终被袁绍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关于经典历史故事的成语(这些有故事的成语)(3)

后起之秀

4/后起之秀

俗话说“长江后流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指的就是新晋的优秀才俊。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王忱传》:“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东晋时,王忱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他的舅父范宁对王忱非常器重。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偶遇到了比他出名更早另一位才子的张玄,舅舅有意让两人切磋切磋。两人也有心深聊,但是,两人却又各怀心思:张玄自认年龄比王忱大,希望王忱先打招呼。而王忱对张玄的倚大卖老也心生不快,所以只默坐不发一言。张玄觉得这样场面很无趣,坐了一小会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俊杰,你为什么不好好与他谈谈?”王忱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可以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这话,不仅没怪罪他,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后来居上的优秀人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