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戚家军是如何练就的(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多少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多少兵(明朝那些事儿抗倭名将)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多少兵

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戚家军是如何练就的(上)?

先来说下组建戚家军前,戚继光手下的军队的情况。为了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通过一场战役来感受下,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龙山之战(莫名其妙的开始,莫名其妙的结束)。这是戚继光第一次率领军队与倭寇进行正面的较量,明军有数万名士兵,而倭寇却仅仅几千人,在人数上明军占有绝对优势,按理说应该轻而易举地获取胜利,可事实却是,明军一触即溃,面对数百名倭寇的追击,明军没有主动攻击的举动,取而代之是争相逃命。戚继光惊愕之余,凭借一己之力挽回了危局,他在高地之上百步穿杨,射中了三个倭寇头领,吓退了倭寇,明军看此形势大喜,便回头追击倭寇,本可以一鼓作气大举进攻,然而将倭寇赶远后,明军便陆续返回。这一行为让戚继光大为震惊,问其原因,士兵是这么回答的:“这都是老传统,把他们赶远一点就行了,反正他们还要来的,犯不着去拼命。”经历这一战,戚继光对于自己手下的军队,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他决定重新练兵。

戚家军之所以练就成一支王牌军队必然离不开戚继光将领的专业训练。首先是在思想教育上,戚继光这样跟三千名新兵说的:“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杀不了你,你武艺不如他,他便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当然,思想教育从古至今效果都不太好,真正的专业训练则是体现于实际武艺操练上,从最基础的站队列队开始,学习战争中的各种号令。如果学习的内容没有入心,如转错方向,记错号令则都是要挨板子的。打好基础后便是武艺学习,老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林高手,同时为了更好激起大家的学习热情并且保证学习效果,戚继光组织大家进行一对一的实战并制定了如下规则::双方对打,你打赢了,就升级,升一级赏银一分,如果你打输了,就降级,降一级打五棍。赢则有物质奖励,输则有肉体惩罚,诚然,大家向往前者,惶恐后者,就是在这种残酷训练方法下,他们练就了一身本领,声震四方。然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的抗倭历程却并非顺利。(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