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黑暗和危险的行动使夜晚如牙医生的椅子般地变来变去,令人莫测。——戈尔丁

英国的作家戈尔丁曾经在小说《蝇王》中塑造了一群失控的恶魔少年,而药丸岳让这些少年重返人间。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1)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药丸岳是谁?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而他的第一部作品《恶魔少年》却在2005年第51届江户川乱步奖评选中以压倒性优势一举夺得桂冠。这位受《消失的13级台阶》影响的作家致力于社会派推理,这位当年一边创作一边上班的新人对于创作态度是认真的,看参考文献可见他对少年法的研究之深。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2)

2006年出版的《恶魔少年》又名《天使之刃》,将少年犯罪与推理完美结合,同时文中更为深沉的主题更是直接拷问社会对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定义、接受程度与伤害方受害方的人生影响等。

在当今社会,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各地相关新闻报道触目惊心。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24.9万人,年均上升8.3%。目前根据《刑法》第十七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责令父母或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3)

目前关于定罪年龄与惩治手段引发社会诸多热议,明知故犯的低于14周岁的犯罪人员还能逍遥法外?那些无辜的受害者被伤害的阴影可能会伴随一生,法律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吗?

《恶魔少年》利剑所指,就是这个社会目前聚焦的矛盾点。

二、多维度视角分析未成年人犯罪

《消失的13级台阶》就曾经探讨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的犯罪者过度保护的缺陷,未成年犯罪者家属的尴尬处境与受害者亲人的伤痛生活等,让生活的不同镜像结合在一起发生了各种化学反应从而引发各种冲突。《恶魔少年》开篇也是从妻子被杀的丈夫桧山照顾自己女儿爱实开始,时间过去了四年,看着女儿望着空气的双眼,他的寒意就会爬上脊背。妻子被杀的可怕回忆一直深种在他意识深处,包括他的女儿。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4)

因为日本《少年法》的保护,杀害妻子的三名少年因为未成年不能向社会透露任何消息,在桧山这里,他只能知道这三个少年的代号:少年A、少年B和少年C,他们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只是安置辅导机构或者家长教育而已。这让被害人家属桧山的情绪难以自持,在采访中扬言要杀了这些凶手。

身为受害者家属代表桧山觉得法律不公平,“可以不用问罪,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就这样活下去吗?难道这个国家在承认符合特定条件的人可以杀人吗?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5)

安置辅导机构的人员认为孩子犯罪有其原生家庭的原因,在宿舍妈妈的努力下,他们都已经改过自新,可能会怀着无比的悔恨与罪恶感重新做人。

少年的家长,比如丸山纯的妈妈则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是受害者,包括自己家人因为案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记者贯井则在对律师相泽的批判和对桧山的态度呈现他对于日本刑法体系的态度,他认为应该毫无保留陈述保护派、严惩派的意见出书从而引发社会的思考。

书中从不同人的角度看待少年犯罪,因为不同身份不同职业关注点,情感天平自然会倾斜,包括桧山本人。他在犯罪少年其一被杀之后被警方认定怀疑对象进而去探究这三位少年的犯罪动机与他们这四年来的变化过程中也一度左右摇摆。这些多角度描写引领读者完成对犯罪与制度的深刻思考。

三、多层犯罪推理,结局出乎意外

读者在看到读客的封面与推荐语,会大致了解小说内容,这对于推理小说来讲,谜底相当于被破解了一半。对于《恶魔少年》这部书来讲,能够大票数通过评委票选,药丸岳的推理技巧可谓有两把刷子。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6)

三位犯罪少年相继出事或死亡,包括作者在文中不断的伏笔,会让读者将怀疑对象聚焦在几位重要嫌疑人身上,但随着桧山对三位少年的追踪探查,妻子被杀的真相也浮出水面。桧山的双重身份确定,不仅让小说的主题更加凸显,对书中人物命运的反转产生悲愤或同情,同时作者又引出了案中案,最终章带给读者更大的惊讶,受害人与被害者家属的情感倾诉是需要一个正常宣泄口的。

书中前半部分关于桧山的心理描述十分到位,他关心女儿的成长,他悲愤时候的控诉、他不遗余力去寻找一个真相,让桧山的人设更加立体,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一个在温柔善良中去渴望一份公平公正的心完全可以打动读者。

结尾桧山与贯井的对话应该是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的:必须不断赎罪,知道被害者真的原谅你们,否则无法真的改过自新!绝对不能随便忘记!

恶魔少年,天使之刃,不要伤害他人,也伤了自己。而社会应该有所改变了,少年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我看见恶魔的双眼(今夜我看见恶魔)(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