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略解析曹操(很懂兵法的曹操)(1)

作者:我方团队南门太守

城池攻坚战是指对城池或要塞发起强攻的战斗,根据模式不同可分为包围战和巷战,目的是夺取建筑、资源和战略要地,并歼灭敌人。在冷兵器时代,城池攻坚作战是不得已情况下才进行的,因为攻下一处城池或要塞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尽管人们发明了很多攻城的器具和方法,如抛石机、冲车、望楼等,但在火药和火炮正式应用于战场前,守城比攻城容易得多。

所以,《孙子兵法》将攻城战作为最不得已才使用的战争方式,即“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曹操结合自身体会,在为《孙子兵法·九变篇》作注时提出了许多谨慎用兵的具体情况,其中就有“小而固,粮饶”之城不可攻。为了说明这项用兵原则,曹操还特意举了南征徐州战役中避开华县、费县攻城战的事例。

三国谋略解析曹操(很懂兵法的曹操)(2)

曹操由兖州发动的南征徐州之战共有两次,第一次的进攻路线是:以一部人马由徐州的东侧进攻,担任佯攻,吸引徐州牧陶谦的注意力,另一部人马由曹操本人带领,由兖州直接南下,进攻陶谦控制的华县、费县以及徐州刺史部彭城、下邳等地,直捣陶谦的大本营郯县。担任主攻的这一路进展虽然顺利,但也打了几场硬仗,在彭城等地的攻坚战中,曹军付出了很大代价。

曹操汲取了第一次南征的教训,到第二次南征时,他改变了行军路线:以一部人马由兖州直接南下,按照上一次主攻的方向进攻徐州,吸引陶谦的主力,曹操亲自率主力从徐州的东侧进入,那里的防守相对薄弱,避免攻坚战。结果,曹军很快就出现在陶谦大本营郯县城外,令陶谦措手不及,曹操接连攻占陶谦控制的十多座城池,要不是张邈、陈宫、吕布等人突然在曹操背后一击,陶谦可能就会被曹操消灭了。曹操对这一次进攻路线的选择非常满意,所以在注《孙子兵法》时特别强调:“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

但是,在曹操一生的征战史中也有不得已发动城池攻坚战而付出巨大代价的例子,这样的战役还不在少数,像雍丘之战、下邳之战、邺县之战、南皮之战、壶关之战等都属于这类情况。为什么曹操“做的”和“说的”不一样呢?这里面其实是有原因的,以雍丘之战为例可以予以说明。

三国谋略解析曹操(很懂兵法的曹操)(3)

雍丘之战发生在曹操第二次南征徐州之后,当时张邈、陈宫、吕布等人在兖州发动了叛乱,曹操回师平乱,一开始很被动,但曹操很快控制住了局势,经过将近一年的苦战,吕布在兖州全线溃败,一直驻守在陈留郡的张邈这才意识到,在吕布之后,曹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自己。张邈是曹操曾经的挚友,为了反董大业并肩作战的盟军,现在必须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了。张邈的年龄不详,当时的学者郑泰曾把他称为“东平长者”,想来他的年龄应该比曹操和袁绍都大吧。

果然,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后没有追击,而是挥师西进,冲着陈留郡这边来了。张邈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放弃了陈留郡的陈留县,集中人马,让他的弟弟张超守住雍丘,他自己则去搬救兵。如果换一个思路,或许会考虑另一种选择,那就是放弃整个陈留郡去追随吕布。但张邈在陈留郡经营了多年,乡亲、部下、家属、财产都在这里,弃之不顾,张邈下不了决心。现在,在张邈眼里能给他带来希望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袁术,作为袁绍和曹操的敌人,袁术是唯一有可能也有能力帮助自己的人。当年在洛阳,张邈与袁术也有一些交情,事已至此,张邈只能亲自跑一趟碰碰运气了。但是张邈没有机会见到老朋友袁术,《三国志》记载:“邈诣袁术请救未至,自为其兵所杀。”连身边的人都觉得大势已去,所以杀了张邈向曹操邀功。

三国谋略解析曹操(很懂兵法的曹操)(4)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8月,曹操率主力围住了雍丘。汉末的雍丘即今河南省杞县,是一座古城,远古时境内即多杞柳,春秋时此地建杞国,国虽小却延续1000多年。曹军围住雍丘城,城里有张邈的弟弟张超及兄弟二人的家眷。此时已气势如虹的曹军在雍丘城外却遇到了麻烦,猛攻多日,竟没能将这座城打下来。

不是曹军战斗力突然下降,而是雍丘城异常坚固,这与它曾经做过国都有关。唐朝天宝年间也有一场雍丘之战,真源令张巡率军民2000多人守卫雍丘,安禄山手下的令狐潮率4万多人来攻,从2月打到7月,前后300多战,也没把雍丘打下来,最后守军利用偷袭反而将敌军击溃,创造了古代城池攻防作战中以少胜多的最经典的战例。

雍丘城里的大都是本地人,他们听说曹军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大肆杀戮,所以在他们心中唯一的选择就是誓死抵抗,把希望寄托在张邈太守搬来救兵上。救兵迟迟不到,张超不断给大家鼓劲:“唯恃臧洪,当来救吾!”张超的意思是,很快就有人来救咱们了,别人不来臧洪肯定会来。

三国谋略解析曹操(很懂兵法的曹操)(5)

臧洪是袁绍手下的东郡太守,张超当广陵郡太守时,是他发现了臧洪这个人才并延揽到自己手下,臧洪后来到袁绍那里发展。大家都认为臧洪现在是袁绍的手下,不可能来,张超不信,认为臧洪是义士,相信他一定会来。此时的臧洪正奉袁绍之令驻扎在黄河北岸的东武阳,听说雍丘被围,他大吃一惊,马上向袁绍提出请求,要袁绍给曹操下令停止进攻。袁绍当然不予接受,让臧洪原地待命,不得擅自行动。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12月,曹军在经历数月进攻后,终于将雍丘城拿下,此战乐进立下头功,第一个登上城头。城破,张超自杀,曹操下令夷灭张邈、张超的三族。夷三族有不同的说法,根据汉代刑法,三族包括父母、妻室儿女和同胞兄弟姐妹。

雍丘之战结束了,但事情还没完。张超被夷三族的消息传到东武阳,臧洪无比悲痛,他“徒跣号泣”。臧洪一怒之下在东武阳宣布对袁绍“绝不与通”,等于宣布脱离袁绍独立。袁绍闻讯也大怒,亲自率兵来攻打,奇迹又出现了:小小的东武阳也硬是打不下来,居然让袁军在城下苦攻了一年之久。

在汉末三国时代,无论对谁而言攻城战都是一项“辛苦”差事,久攻不下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当数诸葛亮的陈仓之战。至于久攻不下反被城中之敌打一个“防守反击”的战例也有,著名的如霍峻在葭萌关的防守反击作战。所以,攻城战要慎重发起,曹操第二次南征徐州,尽量避开华县、费县等难以攻打的城池,就是一个明智选择。

三国谋略解析曹操(很懂兵法的曹操)(6)

但是,上面是从战术层面说的,如果从战略层面去考虑,有一些攻城战可能又无法避免。比如,曹操要想彻底消灭吕布,就必须攻克下邳城,放弃就等于放虎归山;曹操想在河北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就必须攻下邺县;曹操想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就必须攻下南皮和壶关。这些攻城作战,如果觉得难打就放弃了,那就等于前功尽弃。所以,对城池攻与不攻要看战略上的需要,只有那些没有多大战略价值的攻城战才是要避免的。

从这个角度看,曹操在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8月发动的雍丘攻城战就是必须的了。虽然吕布、陈宫逃走,张邈已死,但是雍丘在曹操控制区的核心地带,如果容忍一支“叛军”长期在此驻留,就相当于医生做完手术把剪刀和纱布留在了患者肚子里,既难受又危及生命。所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把它们全部拿出来。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三国志》《汉晋春秋》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玩的“过家家”

凌濛初提醒您:明朝年间出国“摆摊”,带啥便宜货最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