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1)

文 |羊羊史记

编辑 |羊羊史记

前言

“儿子,我们能不能不分开”

“不行,必须分开”

老两口一起扛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却没能躲过儿子们的“公平赡养”,九十岁高寿被迫分离天各一方,也许余生不能再相见。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2)

都说养儿防老,可这样的养老未免太过残忍,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案么?没有亲情的“养老”又称得上“孝顺”么?

一、93岁高龄夫妇挥泪诀别

“你快走吧,儿子还在等你”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泪水潸然望向即将分别的妻子挥了挥手。

他们是贵州毕节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徐老头今年九十三岁,方老太则九十一岁,竟在这个耄耋之年经历了“生死离别”的痛苦。

那个年代的爱情不像现在,都很纯粹,徐老头方老太在媒人的介绍下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他们结婚之后生下了两儿一女,虽然从那个年代过来,但他们的思想却很新潮,不管男女,只要儿女愿意上学,他们就会不惜一切让儿女学习。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3)

他们的孩子也不负父母的希望,三个子女事业都有所成。然而孩子们太有本事,苦的却是父母。

随着女儿的出嫁,儿子们的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两口。徐老头每次都会开玩笑的给妻子说“你可不能比我先走,你还得照顾我呢”方老太回应“咱们老了就都走不动了,谁也照顾不了谁了”

虽然儿子常年不回家,但也是每年都往家里寄钱,也不能说是不孝顺。好在老两口感情一直很好,从未吵过架,一直互相扶持,就这样生活了大半辈子,在他们看来,他们之间的爱情早已升华为亲情,已经无法分开了。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4)

两个儿子分别在江苏和北京,因为太过忙碌没时间回家,老两口就决定去看望儿子。然而儿子见父母状态当即就决定不让二老住在老家了。

父母年龄大了如果没人在身边照顾很容易出事,于是两个儿子就开始商量着分别养一个老人。

“儿子,我和你妈能不能不分开,她是最了解我的,我们也分不开”

“不行,必须分开,若让大哥养两个老人,那我成什么了,让我养两个也不现实,我还有孩子老婆实在顾不来”

大城市的住房紧张,儿子都是有家庭的人,如果父母搬到一个家庭里住,难免会有所拥挤,加上儿子忙于事业,对于同时照顾两位老人也是力不从心。

但按理说儿子本身就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孩子却无一人愿意同时将二老接到家中,讨论来讨论去为了公平赡养,俩人决定一人养一个。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5)

但对于老两口来说,他们十分不愿意分开。

俗话说:人过七十按月走,人过八十按日走,人过九十说不准。他们生活了几十年,却在耄耋之年硬生生的两地分隔,要知道这一分离有可能是永远!

但为了不让儿子为难,自己老了也做不了主,只能点头答应,离别时方老太紧握着老头的手“你到了那边记得照顾好自己,知道自己腿脚不好就走慢些”徐老头也叮嘱妻子“你注意好身体,没有我提醒了,自己别忘记吃药”。

说完俩人的手就被儿子拉开了,徐老头一边抹着泪水,一边挥了挥手“你快走吧,儿子还在等你”方老太一边哭着一边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门……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6)

难道解决养老的问题就必须二人分离,就没有其他方法了么?

二、“公平养老”是对是错?

人小可怜,人老亦可怜!做儿女的就算是有天大的难处,看在父母如此深厚的感情也不能强迫拆散他们呐。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年纪也越来越大,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尝尽了离别之苦,老了老了却没有伴儿了。

做儿子的怎能如此狠心拆开老两口呢?换个方式不行么?解决老人养老问题也可以让老人不分开的,在两个儿子家轮流养老,亦或是一方给经济一方给照顾,实在不行请个保姆也是可以的。为何如此残忍非得让二老分开呢?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7)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如果儿子真的孝顺,就不该让二老分开,更何况他们感情还那么好,从对象走到夫妻,从妻子成为老伴儿,让他们分开简直太残忍,这不是儿子的孝!

也许作为儿子他们有他们的顾虑,但总归一点:不想折腾,图省事。故才会让满头白发的老人分隔两地,他们已然九十多岁了,还有多少日子,等下次见面时又会是何年?

对此网友也给出了评论,一部分人反对儿子的做法:

“人老了,就不能在一起养,这边半年,那边半年么”

“这一分别可能是永别,这个方案不妥”

“人过九十身体一天一个样,做子女的不能太自私,公平是好的,但建立在二老分居过于残忍”

……

“我三姨家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各个有出息,但让二老分开去两地照顾孩子,弄得我现在都怕生二胎”

“人老不就是要有个伴儿么,最后还得为了儿子和妻子两地分居,真庆幸自己只有一个女儿”

那么对于儿女为了公平养老让二老分离是“不孝”么?

当今社会虽然好多独生子女,但多子女还是存在的,在父母抚养孩子上面,一个孩子有的另一个孩子也要有的,他们会力求“公平”,所以当父母渐渐老去时,在养老的问题上他们的子女也会力求“公平”。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8)

按理说公平分摊本没有错,对于兄弟之间也有利于他们的和谐。但作为子女我们在征求公平时,要先尊重父母的意愿,不能为了义务而完任务,应该在不伤害老人感情的前提下在力争“公平”。

一味的寻求公平养老而强迫二老分居两地实属自私。

随之网络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老人九十,儿女起码得七十,孙子来照顾自己的父母就不错了,老人分开孙子供养压力多大,实属无奈之举”

“人不能活得太长久,儿女岁数大了养不了你们,也不要给孙辈惹麻烦,他们有自己的父母需要养活”

“九十多岁北京江苏两地跑真经不起折腾,分开养是对的”

……

看到如此评论我们不禁想问:为何会出现如此声音?

在我们如此强调家庭观念时,为何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不管父母是否愿意将他们分开养老呢?其实在于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时间问题,现在儿女们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忙于工作以及维护自己的小家庭,照顾父母一事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经济,如今大城市拼搏的人,房自车子,孩子上学等等都需要很大的经济作为基础,然而就造成了经济压力,同时赡养两个老人也是一部分家庭承担不了的。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9)

三、一母育十儿,十儿难赡一母

韩国就有一对夫妇,虽然没有经过儿女强迫分离的痛苦,但下场却远比徐老夫妇凄凉。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10)

老头姓张,夫妻俩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即使得知妻子得了老年痴呆时仍选择陪着她度过此生。然而他们的子女得知他们的病情,由于工作忙碌只是偶尔回来看一眼就走。

眼瞧着妻子的病情严重,从开始忘记一些事到开始乱写乱画,再到生活失去自理能力,但张老头仍不离不弃,一直把她宠成了一个公主。

又一次张老头出门买东西忘记锁门了,回来之后才意识到,可是妻子已经不在家里了,于是大冬天冒着冷风出去找,直到半夜才找到妻子,年纪大的他将妻子艰难的背了回家。

虽然妻子得了老年痴呆,但他们二人过得还算幸福,可天公不作美,一个天大的灾难又落到了他们身上,妻子被查出癌症--宫颈癌,还是晚期,没有救治的可能了。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11)

儿子天天称自己工作忙碌,张老头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每天疼痛的哭喊,这让心痛不已。

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忍心再看妻子受此折磨,就将家里的门窗全部用胶带封死,点燃了炭火,给妻子喂了安眠药,随后拉起妻子的手安然睡去…

在闭眼之前,他小声的告诉妻子“我是个胆小鬼,没有你我不敢独自活下去”。

如今的社会是每一任儿女他们的爱大部分是往下传递的,只在乎他们的那个小家是否安康,很少有向上传递的,去尊重父母他们的意愿也是很少存在的,甚至会对他们的照顾不耐烦。

就拿两个地方来举例子,幼儿园门前人来人往,养老院门前却无人问津。自古以来父母就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却很少爱过父母。多处事实早已证明了养儿未必防老!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12)

老俗话说的对“一位母亲能养育十个儿子,但十个儿子未必能赡养一位母亲”,现实就是到了该赡养父母的时候,一些人总忘记了父母才是最爱我们的人,而不是孩子,他们依旧在找各种借口逃避赡养老人,殊不知父母给我们的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他们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报的。我们是把他们的爱传递给了下一代,但却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对待父母不好的人他们何以为安?

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老有所伴儿那才叫孝顺,他们过得开心我们人生才有意义,不是么?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13)

笔者认为

这种赡养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人道的。老夫妻在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相濡以沫,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或物质来衡量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需要的是彼此的陪伴和关怀。将他们分开养老,就等于剥夺了他们最后的幸福和安慰,让他们在晚年孤独和无助。

九十多岁夫妻含泪告别(九旬老夫妻被迫分隔千里养老)(14)

在此不认为子女有权利决定父母的养老方式,更不能以自己的困难或利益为借口,忽视父母的意愿和感受。子女应该尊重父母的选择,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晚年享受到温暖和尊严。如果子女真的无法承担两个老人的养老责任,也应该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比如请专业的护工或者送到合适的养老机构,而不是将他们分开送到不同的地方。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反思我们对待父母和养老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我们应该珍惜父母在世的每一天,多陪陪他们,多关心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和幸福。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老年人群体的权益和福利,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让每一个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