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才而短命著称于唐代诗坛的李贺,写过一首题为《雁门太守行》的七言古诗,把边塞激烈战斗的情景,和守边将士慷慨赴难的精神,描绘得极为苍凉悲壮,历来被认为是诗人的代表作。但是也有人对开头两句提出非议。

带黑城的诗句(诗词欣赏关于黑云压城)(1)

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实际上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一句形容敌情严重;一句形容士气旺盛。最早对这两句提出意见的是宋代作家王安石,他认为“黑云压城”和“甲光向日”这两种自然景象不能同时出现—“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也”,因而作出“此儿(指李贺)误矣”的论断。以后到了明代,又有作家杨慎根据他所看到的“日晕两重黑云如蛟在其侧的景象,认为作者并没有错。在特定的环境下,“黑云”和“日光”是可以同时出现的,他并且由此而得出李贺“善状物也”的赞赏。

带黑城的诗句(诗词欣赏关于黑云压城)(2)

说到这里,问题好象已经顺利解决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首诗写的是两军对阵时的实况第二句“甲光向日金鳞开”,说守边战士所穿的铁制战衣,在阳光照射之下,象金鳞般的闪闪发光以此形容士气旺盛,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形容敌情严重的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擢”,“黑云”究竟如何解释,确是一个问题。我认为不应该把“黑云”解释得太死太实。这首诗沿用了乐府旧题《雁门太守行》,当然战事不一定就发生在雁门,但是战事在北方长城附近边塞上进行却是可以肯定的。长城附近多黄土黄沙,可以想见,当两军对阵时,由于战士和车马的奔驰,阵地上飞扬起来的沙土是很高的,诗中“黑云”指的应该就是这个,而不是天空中真正的黑云。也还可以作另外一种解释:这里用的乃是借喻手法,即借用“黑云压城”来比喻敌军压境,这和我们现在时常借用“乌云蔽日”来比喻时局逆转是一样的道理。

带黑城的诗句(诗词欣赏关于黑云压城)(3)

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表现手法极为多样,因而解诗切忌执着。上述王安石、杨慎两人就是犯了执着这个大忌——象王杨两人这样有成就的作家尚且难免犯忌,其他解诗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