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岁的那一年,曾认真的幻想过我25岁时候的样子,可是突然间,我就25岁了,却依然觉得自己和18岁那年一般无二。

但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年龄的增长来自于他人身上。

以前路上遇到小朋友,都会喊我姐姐,现在遇到小朋友都是喊我阿姨,早先我每次听到这样的称呼,都会觉得这小朋友真没有礼貌,我明明很小却叫我阿姨,是在嘲讽我老了吗?

起初我也还苦苦挣扎“叫姐姐就行了”,但是看到他们无辜且真切的脸——算了,小孩子哪有什么心机,是因为你看起来大概就是到了叫阿姨的年纪,于是我也慢慢的接受这时光赋予我的新身份,再逗小朋友的时候,都是主动的:“来,让阿姨抱抱。”

好像很久以前,我称呼四五十岁的人,叫叔叔阿姨,是绝对没有错的,礼貌又乖巧。

现在见到比自己年长的朋友,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喊了,哪怕是和父母年龄差不多的,喊一声哥哥姐姐是最稳妥的。毕竟,我也真的是不再18岁了,而年纪大的人也最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

像我这种背井离乡的人,每逢春节回家,亲戚朋友的嘘寒问暖总是铺天盖地:从“今年考了第几名啊”“高考考了多少分啊”“大学生活怎么样啊”“毕业做什么工作了”“一个月能赚多少啊”,到现在的“有没有处对象啊”“啥时候领回来看看啊”“准备啥时候结婚啊”“老大不小了得赶紧处个好对象嫁了”……等等等等

一系列的问题直指一个核心:

到底应该什么时候结婚(究竟多大才该结婚)(1)

究竟多大该结婚了?

25年前我妈20岁就生了我,可现在20岁的女孩还在校园里。身边很多30左右的朋友,无论男女都在被催婚,我看着身边朋友一个接一个的走向婚姻,我问他们,问什么结婚,他们给我的回答都是这样的:

“都快30了,还不结婚等啥呢”

“家里催的紧,没办法”

“我爸着急抱孙子”

“结婚了安稳一点”

“他家庭条件还不错,结婚了我就不用这么拼了”

“我俩处了很长时间了,在一起挺开心的,就结婚了”

…………………

现代人恋爱的方式,模式基本一样。大多数人恋爱的套路也都是相似的:吃饭、看电影、逛街,有钱就一起出去旅行。

至于精神交流,那基本都是矫情。大家只要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算是找对人了。然后见一下双方父母,父母觉得满意,好了,可以了,走入婚姻殿堂。

然而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原因就是,太多人没有对婚姻有一个足够的认知,没有对选择婚姻的人有一个足够的认识,草草结婚,草草收尾。

谈恋爱的时候,并不是图个在一起开开心心或者是对方的家庭情况很好,就适合结婚的。

谈恋爱的过程,其实是在了解彼此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虽然说恋爱乃至结婚的过程中,少不了磨合的阶段,少不了吵架,不断地了解对方。

但是,我觉得磨合也分磨什么,生活习惯的比较好说,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磨着磨着就磨出相似点来了,但如果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在婚前,你首先要了解的,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

人生观不一致,根本无法相处。比如一个想要到处旅游漂泊,另一个却想要安安稳稳过日子;一个想要婚后生很多的儿女,另一个却决定丁克到底;一个想要彼此一起奋斗,另一个却想要女方在家相夫教子——人生观没有对错,但是人生观不同,两个人的追求也就不一样,还非要在一起,那将会是很大的悲剧。

价值观不同甚至对立的人,很难互相理解,两颗心会越走越远。

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他觉得没有意义,而一直否定你;他坚持的东西你觉得没有必要,而一直嫌弃他。无法互相理解,更别说互相支持对方在做的事情,互相进步,这将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将会长期争吵导致彼此内心的不安宁。

消费观相悖,会让婚姻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一说到钱就会有矛盾。一个人喜欢存钱,而另一个人喜欢消费,那么,一谈钱就伤感情,导致双方总是在吵架,喋喋不休。

其次,要去了解另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省,一种是推卸。

自省思维的人,会比较理性,会去分析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学会从自身出发,去思考自己是否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再去看事情的根源,跟对方好好交流,化解矛盾;而推卸责任的人,一遇到问题就逃避,往对方身上推卸,把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女孩子是很敏感,很注重感情的动物,生活中有时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小情绪,跟你闹点小矛盾。而女孩子又是希望有人宠、有人爱的,小小的矛盾,或许男孩子哄一哄,也就过去了,之后又一起开心的生活。

如果遇到个男生,是一直推卸的人,那么,就算其他条件再好,那也无需考虑,因为这样子,女生会过得很累。

另外,还要去了解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他的能力。

还有一些男人觉得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我给你安居乐逸,你给我洗衣做饭收拾家务辅助带孩子,而有些女人觉得,婚姻是人生的二次选择,只要找一个条件好的嫁了,一辈子就会幸福快乐。

孰不知这两种心态便是婚姻的大忌,不愿自己奋斗的女人将自己的人生绑在男人身上,婚后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只会被男人嫌弃。

这个世界对女性的恶意真的太大了。在家做个全职主妇照顾孩子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的基础,拿丈夫的钱就难免要看丈夫的脸色。

如果有什么是女孩要懂的道理。那么应该是,爱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生活,结婚生子是你的人生选择,而不是你的人生。

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人。

结婚需要了解的太多了,因为觉得年纪到了而潦草结婚的人,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他们的不负责,也是对生活的不负责和对爱情的不负责。

当你真的觉得对方是你想要携手一生的那个人的时候,再去领那九块九的小红本,再去说那浪漫的“yes ,I do”

我希望下一次你结婚了,我问你为什么。

你可以告诉我:

“因为爱情”

我现在在自己最好的年纪,我25岁了,有一份自己喜欢的理想职业,经济独立时间自由,进可全力追逐职业抱负,退可健身旅游看书写作。

人生很长,不用急着给出答案。

我不是不婚主义者,也不是婚姻至上者。

我只是希望有一天,能够遇到一个我很爱的人,并且能被对方或者自己坚定不移地选择彼此,我们旗鼓相当,三观一致,步伐相同,灵魂可交流,身体可激情。

如果很遗憾没有的话,我自己也可以很幸福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