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北京残联十年温暖答卷)(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10月16日上午10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北京残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了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

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折射出新时代十年的非凡成就,同样,这十年来,北京残联奋力推进新时代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与首都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更加广泛、更加紧密。

如今的北京,正逐步成为残疾人友好型城市。

全力以赴,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现实在期待中悄然前行,历史却在回首中彰显意义。

2012年,北京残联以“融合”理念贯穿全年工作,着力推进残疾人工作全面融入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理念的前提是平等,核心是融合,目标是共享,实现途径是通过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和健全人放在同一平台上考虑,尽最大可能地进行政策集成、资源整合、服务一体,让服务和保障在阳光下运行。

让理念扎根,让行动落地。那一年,北京残联着力推进教育融合,破解残疾孩子“进得去,学得好,出得来”的难题,建立了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台帐制度,为450名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大力加强就业融合,重点解决残疾人就业“有岗位”“有收入”“有保障”的问题;积极推动文化融合,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下基层惠民演出“百姓大舞台” “舞动北京”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示,都能看到残疾人朋友的身影;努力促进康复融合,使残疾人康复与就业融合,康复与文化服务融合。全市462家职康站安排了1.2万名精神和智力残疾人从事职业康复劳动,300多个温馨家园使近20万残疾人享受到就近就便的温馨服务。同时,北京残联积极鼓励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融合,232个社会组织为10万多名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第三十五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北京残联十年温暖答卷)(2)

融合,打破了封闭和隔阂,破除了人为的障碍和藩篱,自此,北京残疾人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新生儿筛查时,周浩楠被确诊为听力90%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是重度听力障碍人士的主要康复方式。不过,虽然手术费只有2万多,可是一套人工耳蜗装置却需要二十万元,这对于周浩楠一家而言,是个天文数字。

2016年10月1日,北京市残联、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共同出台了《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规定,不满7 周岁,经评估鉴定符合植入人工电子耳蜗条件的听力残疾儿童,最高可享受15.8 万元的人工耳蜗购买经费补贴。《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办法》规定,具有本市户籍、年龄不满16 周岁,持有残疾人证的儿童少年,在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均可享受康复补贴,最高补贴3.6万元。

“根据政策,前后算下来补贴了近20万。”周浩楠妈妈说,政策补贴大大减少了家庭的压力,也让家庭有能力在日后为浩楠提供更好的生活。

据记者了解,“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快、残疾人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社会保障不断完善,11.5万人定期享受生活补助,16.7万人每月享受护理补贴,11.22万人按月领取助残券。城乡残疾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就业率逐年提高,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3万人次,新安置残疾人就业2.05万人,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康复服务成效显著,建立健全了残疾儿童少年康复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保障措施,推进了成年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完善了全覆盖的康复服务体系,80%以上的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与服务。

厚积薄发,取得历史性新成就

随着残疾人事业发展蓬勃发展,北京加大了投入,城市也更加包容,无障碍设施不断完善,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的残疾人小康进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第三十五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北京残联十年温暖答卷)(3)

城乡一体、特性突出、普惠共享的残疾人综合保障制度更加完备,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出行、住房、教育、就业等 12 个领域享有 41 项特惠政策,综合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向人群全覆盖扎实推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 99.9%,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覆盖率 99.9%,27.9 万人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实现制度性保障。服务创新取得重大突破,13 个区级职康中心落地建成,522 家温馨家园就近就便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整改公共设施 9.8 万个,残疾人在线服务作为中国三个案例之一入选《2020 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越来越多残疾人投身首都改革发展,残疾人就业状况稳步向好。这些成绩,有效改善了残疾人民生,有力推动了首都文明进步,成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整个“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残疾人事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在“平等、融合、共享、阳光”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以首善标准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那五年,是北京残联加快完善残疾人综合保障制度体系的五年,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残疾人服务创新取得重要突破的五年,是残疾人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对于残疾人来说更是如此。早在2019年11月,北京抓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至2021年专项行动。三年间,北京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冬残奥会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基本实现无障碍化,群众好评率达到88.35%。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还把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维护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

迈步新征程,北京残联将更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提升残疾人精准保障水平、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创造更高水平无障碍环境、夯实残疾人事业支持保障五大方面入手,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让残疾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生活品质实现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