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7月4日,也是进入夏至节气的第十四天,夏至节气已接近尾声,打满再有三天时间就到小暑节气了,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2022三伏天从几号到几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2022三伏天从几号到几号(2022年夏天热吗啥时入伏)

2022三伏天从几号到几号

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7月4日,也是进入夏至节气的第十四天,夏至节气已接近尾声,打满再有三天时间就到小暑节气了,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闷热的时候,正值盛夏酷暑,多地将开启“蒸烤”模式。

但今年还未到小暑节气,全国多地,尤其北方地区高温已迅速发展起来,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从明天开始,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江汉、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最高气温将达35~37℃,局地40℃左右。

估计今年到盛夏三伏天可能会更加热的离奇!人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岂能不热?那么今年几月几日开始入伏,三伏天共多少天呢?

古历法上规定,“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老祖宗千古流传下来的民间俗语,这也是古代人们确定入伏的依据,其意思是说: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一年中头伏的开始之日。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将正式进入酷热的三伏天,三伏天又分为头伏,中伏,末伏,其中头伏和末伏的天数都比较固定,一般为十天,而中伏的天数不确定,有一年是十天,而有一年又增加10天变为20天,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

那么具体如何推算呢?

在古代,人们一般都采用"干支纪日法"来记录日期的,的他们具体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戉、已、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互相配对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的,我们具体从老黄历中可以看到,每遇到有庚字的曰子,下面都称为庚日。

再者,我们从2022年农历中得知,今年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曰对应的公历是7月16日,即7月16曰为头伏的开始,按庚曰每十天循环一次,可知7月25曰是头伏的最后一天,按这样推算,在立秋之前,今年除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外,中间还有两个庚曰出现,所以可以确定今年中伏的天数为20天(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是从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

由上推算可知,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入伏和出伏的具体时间和天数如下:

头伏:7月16日开始到7月25日结束,共10天。

中伏:7月26日开始到8月14日结束,共20天。

末伏: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共10天。

写到最后,我们从以上三伏天的时间表可知,今年三伏天和去年一样,又是加强板的,总共40天,其中最热的中伏为20天时间,可见,今年夏天可能会非常热,而且酷热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希望朋友们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