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是一家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药老字号。同时,它也是第一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企业。

虽然北京同仁堂的名号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对同仁堂的历史却很模糊,也许并不知道,是谁创建了同仁堂。

同仁堂是在哪一年创立的(同仁堂是如何成为世界品牌的)(1)

(创始人乐显扬)

同仁堂的第一代创始人叫乐显扬。

乐显扬的先祖是浙江宁波人,几代行医问药,都是走街串巷的铃医,也就是江湖郎中。

大约在明朝中期,乐显扬的曾祖父乐良才迁居到了北京,依旧以铃医为业。

乐良才是个眼光长远的人。他认为想在北京立足和发展,唯有向正统的中医药方向转变。也就是不仅得有丰富的药理经验,还需要掌握足够的中医理论。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乐显扬这一代时,适逢明清更替,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乐家几世的奋斗,也在随之发生了转变。

乐显扬自幼聪慧。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有着极浓厚的兴趣,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医药经典著作。再加上家中世代行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医药知识和医学经验。因此到他身负药箱,手摇铜铃,出街行医时,已经是一名医技精湛的铃医了。

康熙四年,北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导致不少人受伤。

其中有个才考中举人的秀才伤得特别奇怪。他神智荒诞,时喜时惧,不能自己。找了许多医生,病情不仅没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乐显扬为他诊治后,诊断出他是因为高中举人,喜极不能自己。又逢地震受到惊吓,才导致了精神失常。

乐显扬知道他病情严重,急需马上调理,否则很难治愈。

于是,乐显扬每日煎药细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休养,举人终于痊愈。

举人因此对乐显扬大为钦佩。后来举人勤学苦读,考中进士做了朝廷官员后,便向太医院举荐了乐显扬。

于是,55岁的乐显扬被太医院选中,成为了负责收集各种古方、祖传秘方的吏目,从而结束了摇铃行医的铃医生涯。

这个职位论级别而言,不过是个从八品的小官吏。但由于乐显扬本就对中医药理有着很深的研究,因此他在接触这些难得的医药处方时,颇懂斟酌,这让他的医术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同仁堂是在哪一年创立的(同仁堂是如何成为世界品牌的)(2)

(铃医用的铜铃)

不过,乐显扬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非常憎恶。

有一年,京郊发生水患,导致农民颗粒无收,饥荒四起。

康熙帝拨付赈灾钱粮予以救灾,并命太医院医官和户部官员前往安恤灾民。

乐显扬在救治中,发现户部和太医院在发放赈灾钱粮时,为了牟取利益,不光把用于救灾的药品倒卖给药铺,还层层盘剥赈灾钱粮。以致于赈灾钱粮到灾民手中时,已经不足原有的十分之一了。

乐显扬大声疾呼,可惜他位卑言微,没有任何效果。

经过痛苦思索后,乐显扬辞去官职,专心为医。

起初,乐显扬只做些诊病开方的事情。

后来他觉得这样并不方便病人,所以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他终于开了一家能制作丸、散、膏、丹的功能齐全的药房,这就是被后世发扬光大的“同仁堂”的前身。

同仁堂是在哪一年创立的(同仁堂是如何成为世界品牌的)(3)

(同仁堂旧照)

《大宅门》是早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自清末到抗战时期,白家老号几代人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白家老号的兴衰史。

白家老号的原型正是同仁堂。

虽然该剧主要是以乐家第12代孙乐镜宇为原型人物。但乐显扬依然被作为祖宗牌位上方的画像,出现在了剧中。

那么,乐镜宇又有什么传奇之处呢?

这又得从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说起。

康熙二十七年,乐显扬在创办了同仁堂不久后,便因病去世了。

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继承了衣钵。他谨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父训,对制药始终精益求精。同时他还将前人的验方加以总结,将其汇集成《同仁堂药目》。由于书中集有古方、宫廷方及民间验方等,因此深受国人推崇。

此外,每逢科举考试或天灾人祸时,乐凤鸣便赠时疫药等,缓解百姓苦难。在他的诸多善行中,同仁堂的名声也很快传至全国。

如此,又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努力,同仁堂到乐镜宇这一代时,已经是当时人人认可的中药老字号了。

同仁堂是在哪一年创立的(同仁堂是如何成为世界品牌的)(4)

(乐镜宇旧照)

乐镜宇这个人,小时候最为顽劣叛逆,因此最不被家族看好。甚至他的叔叔,时任同仁堂堂主的乐朴斋还特意提醒他,叫他别动草字头,说那行饭他吃不了。

结果,争强好胜的乐镜宇发愤苦学医理,经常在药房里和有经验的老药工泡在一起,向他们学习请教。经过多年努力,乐镜宇竟成他们那一代的17人中,医技最为精湛的一个。

乐朴斋见乐镜宇是个做大事的人,便出大钱,给他捐了个山东候补道台的官职。

此时虽然已是清朝末年,但乐镜宇还是听从乐朴斋的安排,到山东走马上任。

没想到,乐镜宇做官不算出色,但是他的医术却得到了上级杨士骧的器重。

原来,清末由于吏治腐败,不光起义不断,列强也对中国多有染指。再加上天灾人祸,无以为继的百姓,只能四处逃荒,一时疫病等随之肆虐。

杨士骧身为山东巡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数次上奏朝廷,却均没得到救治灾民的结果。

所以,当他看到乐镜宇医技高超后,便做主拨出官银,让他筹办山东药局兼总办,也就是负责人。

然而,杨士镶此举却很快遭到弹劾,说他违规操作,结果被调离山东。

眼望着一番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乐镜宇干脆自筹2000银两,将药局承接下来,将其改为宏济堂。

同仁堂是在哪一年创立的(同仁堂是如何成为世界品牌的)(5)

(宏济堂)

乐镜宇先从同仁堂带了一批资深老员工,还在同仁堂原有管理制度上加以改进。为了另辟商机,乐镜宇对山东特有的东阿阿胶进行了改良,将原本三天熬炼而的成阿胶,在添加了当归等物除秽味外,另以“九天九夜提制法”,制作出了清香甜润的口感,其药效也较原来的阿胶更有疗效。

这样一来,宏济堂的阿胶迅速打开了市场,远销海内外。宏济堂也因此名声大噪,与同仁堂的名声不相上下。

在抗战时期,乐镜宇倾其所有,为抗日军队提供大量的钱团和药品等。

同时他还在数条敌占区开药房,一方面作为抗日人员的工作联络点,一方面也是作为向抗日根据地输送药品等的中转站。

正是这种种传奇的故事,让乐镜宇的养子,也就是《大宅门》的编导郭宝昌对他无比敬佩。再加在郭宝昌在同仁堂住过26年,对同仁堂的历史非常了解,因此他才以养父为原型,写了这部轰动全国的电视剧。

(参考史料:《国宝·同仁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