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名山,多与宗教有关,作为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以其峭拔、险峻、岫云、山岚,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自古以来就充满奇异、神秘的色彩。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1)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北临渭河平原,雄踞秦岭东段。古称惇物山、太华山,山体由花岗岩结构而成,经亿万年风雨侵蚀,千姿百态,俨然鬼斧神工。山上有朝阳、落雁、莲花诸峰,紧傍三峰而立的是云台峰。

据《名山诸胜一览记》载:华山“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如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这些山峰皆奇峰突兀,直插苍穹,被誉为“峭拔峻秀雄冠天下,奇险人间第一仙山”。

通往华山之巅的山径极为艰险,所以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2)

经华山北麓的玉泉院,进入山间谷道,逶迤20里,越青柯坪、回心石,登上奇险无比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犂沟,才能到达云台峰(即北峰)。这里是总绾三峰的要冲,再需面壁挽索,攀上三十级的“上天梯”,爬过曾令唐朝韩愈为之惊魂的苍龙岭,便到了金锁关。这处又被称为“通天门”的隘口,就是杜甫所谓“车箱入谷无多路,箭栝通天有一门”(《望岳》)的地方。穿过这道华山三峰的锁钥,眼前豁然开朗,仿佛令人有置身天界的感觉,在烟雾缭绕之中,神秘的华山三峰隐现其间。但见:

朝阳峰迎着东方的朝阳,耸立在天地之间,故称东峰,峰顶有朝阳台,可观日出扶桑,可览大河远去。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3)

东峰日出

落雁峰屏蔽南天,故称南峰,海拔2200米,是五岳中最高的山峰。上有建于明朝的金天宫,旁有石臼,内涵终年不竭的一泓清泉,又称太上泉。清流注入山涧,叮咚作韵。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4)

莲花峰壁立千仞于三峰之西,故称西峰。鸟瞰人世间,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上建翠云宫,正殿之侧有“斧劈石”,相传为沉香劈山救母处。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5)

这就是神奇的华山,在蒙昧的远古时代,原始人类怎能不对神奇的大自然生出敬畏之情呢?这大概就是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了。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6)

汉武帝时代,华山还没有建庙。

据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的《西岳华山庙碑》记载;“西岳华山自虞舜西狩,三代以降,莫不有祀,然皆不庙。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思登遐之道,巡省五岳,禋祀丰备,故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这就是说,汉武帝是为华山神祗建庙的第一人。

华山是五岳之首(华山为何是五岳之首)(7)

西岳华山庙碑

唐玄宗也是一位借华山之神以自重的皇帝。

他刚登基才一年,便“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因为他是“乙酉岁生,以华岳为本命”。即是说,按照中国古代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他和华岳神出生的日子都是“乙酉岁”。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迷信色彩。随后,于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幸东都洛阳途经华山时,在华岳祠(即西岳庙)前立了一通五十余尺的石碑;同时,还在华山之上置道士观,即云台观,以“修功德”。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又决定到华山“封禅”,并命御史大夫王鉷在华山上开凿山路,设立坛场,后因西岳庙遭受一场火灾,不得不停了下来。但却对西岳庙大加修葺。他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诗,叫《途径华岳》: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循途径太华,回跸暂周旋。

翠崿留斜影,悬岩凝夕烟。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

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中序结语: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对华山同样魂牵梦绕,他没到过华山,却做了一个游华山的梦,梦醒后写了一篇《梦游西岳文》,他在描写华山之神奇后,大发感慨道:“朝乃作思,夜必多梦,吾梦华山,乐游神境,岂不异哉!”这说明,明太祖对华山之神的崇敬决不比前朝皇帝逊色,然而,他却一反前人的做法,把加在西岳神祗的一切封号全然废除,仍恢复“西岳华山之神”的名称。这位出身草莽的皇帝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华山之神既然含天地英灵之气,必然受命于天,管理人世间的一切,作为人间的皇帝,怎么有资格去加封天帝的使者呢?所以,有明一代,对华山之神的祭祀更是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无论是对外用兵、天灾人祸,还是皇帝的登基大典,都要派出大员,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华山之神。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作者。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探讨陕西历史文化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