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铭亮

全球首架c919交付最新消息(离正式交付又近一步)(1)

国产C919大飞机 来源:中国商飞官网

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完成取证试飞!

8月1日,中国商飞微信公众号“大飞机”以一首诗宣布C919完成取证试飞,不少网友在推文评论中表达了开心、激动的心情:“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期待早日坐上国产大飞机”。

对此,有中国商飞内部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目前C919取证主要是型号合格证(TC)为主。

全球首架c919交付最新消息(离正式交付又近一步)(2)

图片来源:“大飞机”公众号

二级市场上,8月1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但大飞机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新劲刚(300629.SZ)涨超10%,航天发展(000547.SZ)涨9.98%逼近涨停,博云新材(002297.SZ)一度涨5.91%,炼石航空(000697.SZ)最高涨5.34%。

C919取证历经考验

8月1日早上,中国商飞微信公众号“大飞机”宣布,C919完成取证试飞!相关推文内还附诗一首:“首飞不易适航难,六架雄鹰非等闲。夏去疆南迎酷暑,冬来漠北盼严寒。结冰遍向神州觅,风侧单吹嘉峪关。莫道审查多峻厉,成功取证尽欢颜!”

这首诗也概述了国产大飞机取证的艰难。时代财经发现,自2017年5月5日C919在上海圆满首飞后,中国商飞一连投入6架C919试飞飞机,全面开展失速、动力、性能、操稳、飞控、结冰、高温、高寒等科目试飞。目前,六架试飞飞机已分别在陕西阎良、江西南昌、山东东营、内蒙古锡林浩特、新疆吐鲁番以及甘肃敦煌等地进行“多线程”试飞取证工作。

取得适航证是民航客机进入市场的法定前提。适航审查,是中国民航局代表公众利益,面向工业部门对航空器最低安全标准进行审查,根本目的是确保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满足适航规章要求的最低安全标准。

中国航空报曾把适航三证类比成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需要的“准生证”“出生证明”和“身份证”。

其中,型号合格证(TC)为“准生证”,取得即意味着航空器的设计批准;生产许可证(PC)为“出生证明”,航空器的批生产能力需要通过审定批准,获得生产许可证,意味着生产获得批准;单机适航证(AC)则为“身份证”,意味着单机达到了适航状态。

有券商研报指出,这三种证书在管控范围上层层递进,重要性和获得难度逐次下降。8月1日,中国商飞内部人士告诉时代财经,C919目前取证主要是型号合格证(TC)为主。

民航资源网指出,中国商飞也有为C919向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提出适航申请,为潜在的出口订单做准备,并已获得了EASA的受理。

而作为C919大飞机的主要审查机构——民航上海审定中心也曾透露,EASA方面此前也参与了C919大飞机的多个认可审查工作,但C919的总装生产地在中国,中国是C919大飞机的主要审查国家,EASA方面则主要是根据欧盟方面的要求进行认可审查。因此,首先获得中国适航证(型号合格证),是C919大飞机获得EASA适航证(型号认可证)并出口的步骤之一。

早有征兆

值得一提的是,C919这次完成取证试飞其实此前已有多个征兆。

民航上海审定中心称,今年3月到5月,每月集中审查会完成的任务项实现了成倍增长,3月完成审查任务1600余项,4月完成审查任务2400余项,5月完成审查任务3000余项,从而为C919飞机的取证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初,C919型号电子电气系统审查代表李焱鑫发了一条朋友圈,称“经历了77天的隔离工作,今天回家。”由于疫情,李焱鑫自3月崇明集中审查会开始,便与申请人一起封闭办公“同吃同住同奋斗”,直至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7月19日,在C919六架试飞机圆满完成全部试飞任务之际,C919大型客机试飞现场联合指挥部阎良战区在陕西渭南机场召开总结大会,称C919取证工作正式进入收官阶段,开始全力向取证冲锋,并指这是全体科技工作者五年多日夜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

而在多方努力之下,C919终于在8月1日这天完成取证试飞。

今年1月,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吴永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产C919项目仍处适航取证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完成交付,“具体交付将等到取证完成后才具备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除六架试飞机外,第7架C919大飞机也已完成总装及首次试飞,这架飞机将是首架交付给启动用户东航的C919。

今年5月,中国东航(600115.SH)披露最新定增预案时,曾提及国产C919的引进目录单价,为0.99亿美元,同批引进的空客A350-900飞机目录单价则为3.17亿美元、波音B787-9飞机目录单价则为2.93亿美元,分别为C919的3.2倍和2.95倍。

不过,多位航空专家均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录单价仅为参考价,目录价相当于折扣前的标价,实际交易金额与目录价可能会相差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