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额博散文集--呼和浩特往事·呼市玩鹰人 》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1)

呼和浩特玩鹰人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2)

蒙古族、满族等皇家贵族都喜欢玩鹰。广袤的草原,白山黑水间盛产鹰鹞,鹰鹞是蒙满皇家贵族狩猎的好帮手。有清一代玩鹰盛行,由宫廷渐入民间。呼市新城玩鹰名家姓李,满族人,人们都称其为“老艺子”。此人得宫廷驯鹰师传,练就了捕鹰、驯鹰、熬鹰、喂鹰、鹰捕狐兔的技法。绥远达官贵人、三旗四县的嘎兰达王爷都请他驯鹰。当时以捕鹰为业的鹰户捕到一只好鹰“海东青”能值白银40两、青布20匹。清末民初,满族人吃俸银官粮,整日游手好闲,玩鹰架鹞在贵族官宦子弟中成为风尚。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3)

20世纪50年代的呼市,每天早晨,大街小巷的满族人喝完茶,提鸟笼、架鹰鹞,齐聚新城鼓楼下的鹰鸟市,玩鹰的胳膊上套着一尺多长的鹰套,防鹰的尖爪伤了人。架鹰外出时,他们用一根细绳缚住鹰腿,一头套在手指上,鹰道上称其为“五尺儿”;为防止鹰被四周汽车飞鸽惊扰,鹰把式们做一个皮套戴在鹰头上,玩鹰人谓之“帽子”。玩鹰先是选鹰,草原鹰品种很多,满族人喜玩猎鹰,这种鹰比金雕、草原鹰体小,比鹞子大,体重在二三斤左右,满人称之为黄鹰、红鹰、青鹰、破花鹰,其中以红鹰为上品。驯鹰第一步是喂鹰。鹰系猛禽,心高气傲,被擒后气性大,绝食对抗主人。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4)

这时得注意不能让鹰肝火过旺而得病,要将上等嫩牛肉用温开水泡白后强行让鹰吃下。对鹰不能发脾气,要有耐心。玩鹰的主并不像人们说的游手好闲,风流潇洒。驯鹰是十分辛苦的事情,这些人想驯服一只孤傲的雄鹰,第一步得让野鹰“上膊”,这一关免不了让凶鹰抓伤。驯鹰最关键的是磨掉鹰凶猛的性子,基本手段是“熬鹰”。熬鹰如熬人,捕到野鹰后,晚上得找三个家人或鹰友,三班倒,人可轮流睡觉,鹰不能睡。

白天将鹰用胳膊架到鹰市,新城的鹰市在鼓楼西落凤街南街路口,这里玩鹰的高手众多,鹰隼、名鹞荟萃。被熬了一晚上的鹰,看到这么多的同族,也安静下来。各路玩鹰者聚在一堆,探听捕狐抓兔子的猎场,向玩鹰的名家请教熬鹰驯鹰的经验。待熬鹰一周后,鹰的野性退了些,便开始驯鹰“跳掌”。鹰在一尺多远的鹰杠上,人将鲜肉放到套袖上,诱惑鹰往胳膊上跳,并逐渐距离拉长,直到鹰能跳一丈多远,此时就要上“溜线”了。用十几丈长的“溜线”把“五尺儿”的一端套在一个铁圈上,穿在“溜线”上,两人分别站在距离六七丈的两端,叫鹰的人把“溜线”拴在腰上,举鹰的人用手抓住“溜线”的另一端。举鹰的人喊一声“嘿”,叫鹰的人把胳膊伸出来,鹰便从举鹰人这边飞到叫鹰人那一边。在训练时还要观察鹰的反应,如鹰从举鹰人往叫鹰人那边飞时,飞得低飞得直、见到猎物(鸽子、家鸡等)能兴奋、能挺身凝视就算驯练得差不多了。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5)

熬鹰如达到“头似松塔,眼如芝麻,尾似耷拉”,说明鹰已经驯化了。养鹰的目的是鹰捕兔。呼市人放鹰多在郊区大黑河西岸与和林、托县一带。新旧城回民区有几位放鹰高手,九子、马幸才、吴大牙、安钧,他们常去达茂召河、四子王旗草原上放鹰。鹰猎兔最好是在平坦的草地上。达茂旗召河一带芷芁滩里兔子最多。兔子白天怕鹰鹞狐狼攻击,夜里出来活动,它们在地上刨一个小坑,以灰毛做保护色伏在里面不动。只有人走近它身旁兔子才跃起,才能被猎兔人发现。鹰捕兔前先得给鹰清膛,用一种绵草包上牛肉喂鹰,将鹰嗉子肉的油刮出,使鹰有强烈的饥饿感。在鹰的背上装一个牛骨做的小垫板,板上拴一只小钢铃,放鹰时铃能响,人可闻声寻鹰。在野外放鹰前最好找几个老乡做向导,他们每天放羊,哪个草滩上有兔窝,他们最清楚,既可引猎又可帮助猎人惊兔。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6)

每年进入10月,草色染黄,草稀兔肥,放鹰时举鹰人站中间,每隔两丈站一人,两边人排成“人”字形,这样兔子一惊出鹰可以立即看到。举鹰人胳膊一给力,鹰双腿一蹬从套袖飞起,一个俯冲就将刚出“卧子”的兔子腮帮子抓住,真是“兔起鹘落”。兔子让鹰的双爪弯成弓形动弹不得,猎鹰人冲上去帮助鹰将兔子摁住,之后选最好的肉慰劳一下猎鹰。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7)

玩鹰的满族人吴大牙、柱子,当时一天能捕十几只兔子。辛亥革命后,新城的满族人被断了俸银官粮,吴大牙等玩鹰的,在秋冬季节仍然牵狗架鹰捕狐兔卖,也能挣些钱补贴家用。满族人习惯玩猎隼。这类鹰体轻、好驯化、较敏锐,外形也俊美。蒙古人则更喜欢草原上有苍鹰之王美誉的金雕。金雕在鹰类家族中体形最大,展开翅有两米多长,鹰爪如刀叉,羽金黄如披金甲,二目锐利,能视百里之外的猎物,能捕万米高的鸿鹄,能擒草原上的狐狼。金雕性烈,非马上民族而不能驯服。1990年我在锡盟东乌旗采访时,白音忽布牧民伊德木到旗里找当时的文体局长、著名猎手满都拉求救,说他家后山有一只金雕,不但每天吃他家草库伦里放养的黄羊,这几天又开始叼骑马放羊人的帽子,有攻击人的倾向。我和满都拉开车到了伊德木家的草库伦,说话间一只巨大的苍鹰飞到我们头顶,伊德木家的黄羊被惊吓得挤成一团,满都拉举枪就射,苍鹰应声俯冲向满都拉,这老兄用枪托打到老鹰,我冲上去用皮鞋踢它,满都拉上来又一枪托将它制服。

据伊德木说,金雕遇上狼狐,用爪提一块大石头将狼砸昏后食之。金雕捕捉他家的黄羊,先用爪插入头部,展开巨大的翅膀插入雪中,像推雪机一样将雪铲起一米多高,形成阻力,待黄羊跑不动后先啄下双目,然后食之。金雕一般非大型动物不捕,很少食鼠兔之类。目前动物标本市场上贩卖金雕标本,一只可得万元以上。金雕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8)

“文革”后,新城玩鹰的吴大牙、柱子等老一辈人都相继故去,玩鹰的人十分少了。当下呼市玩鹰人的汉人只剩下前几年呼市军分区军

干子弟老猎手宋小飞,目前唯有旧城回民区的安钧等人成为满族驯鹰人“老艺子”的传承人。安钧以驯养猎隼、红鹰、青鹰为主,从捕鹰、熬鹰、驯鹰、放鹰捕兔、为鹰治病,总结了一整套驯养鹰的经验,家中收藏了一套珍贵的驯鹰工具,其中有阿拉伯王室珍品,成为呼市鹰行的大玩家,连北京的玩鹰者都来向他请教满族驯鹰法,远在中东的阿拉伯王室成员也慕名来观赏他的红鹰。安钧今年腊月用一只红鹰在邰格木一带就捕了100多只野兔,春节一过在铁道旁放鹰捕兔时让一列火车惊扰下猎鹰惊丢。安钧老先生不仅善于驯养猎鹰,还十分珍爱猎鹰,从不提倡用强迫手段驯鹰,老先生以为鹰通人性,人要善待猎鹰,用心去指导它“上膊”、“溜线”捕猎的技法,只有善待鹰,以鹰为友,鹰才能听你的话,和你默契合作。

养1万只鸽子要多大面积(老呼和浩特人都玩鹰)(9)

玩鹰人,都要遵守一条行规,立秋时节捕鹰、驯鹰,冬季捕兔玩鹰,春节过后要放鹰归山,让爱鹰回归自然,寻找配偶成家生子,繁衍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