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事情发生了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通常就会使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通常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在同一面墙上撞来撞去,直到撞得头破血流。从相反的角度去观照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你也许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换个人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1)

这是个挺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文盲和儿童是不行的。

提问:三点水右边加一个“来”字念,什么?

答曰:念“涞”。

再问:三点水右边加一个“去”字呢?被问者至少有一半以上顿时语塞,有的甚至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有这个字!

而实际上,这个“法”字的使用频率远比“涞”字高得多。一般情况下,认识“涞”字的人不会不认识“法”字。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就是思维定势的作用了。

三点水加一个“来”念成“徕”,这是汉字中典型的“左形右声”字。当你回答了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后,一种思维定势便悄悄地左右了你的思路,当提问者借汉字中“来”与“去”相对应的定势发问时,你多半会立即按照“左形右声”的思维方式加以考虑,而“法”却并不念“去”,于是立即否定了这个常用字的存在。

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却又如此令人不可思议。当然,这种“定势”必须有其成因——形成这种定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若以同样的问题向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发问,“上当”的人就几乎没有。这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形成这种定势的知识结构。

换个人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2)

这是“惯性”造成的定势,在取舍、肯否之间很容易形成“定而不移”之势。惟一可行的解除定势的办法,就是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时刻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的人误以为无论什么时候坚持是一种美德,而让自己最终走向了悲壮的人生。有的时候,即使你满怀雄心壮志、毅力非常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成功依然只是一个梦想。条条道路通罗马,所以在人生道路上,你应当学会坚持,但是更应当学会变通,当感觉到确实不行时,尝试另外一种方式吧!

换个人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