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要怜悯关爱孤儿,对他们进行教养;要帮助体恤寡妇,保护成就她的操行;要尊重礼遇一切老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要关怀爱抚一切孩童,如同关爱自己的子女矜,是怜悯关爱恤,是周济帮助孤,指无父母的孩子寡,指丧夫的妇女,也泛指孤独贫困的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读太上感应篇后背发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读太上感应篇后背发冷(太上感应篇矜孤恤寡)

读太上感应篇后背发冷

【讲解】要怜悯关爱孤儿,对他们进行教养;要帮助体恤寡妇,保护成就她的操行;要尊重礼遇一切老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要关怀爱抚一切孩童,如同关爱自己的子女。矜,是怜悯关爱。恤,是周济帮助。孤,指无父母的孩子。寡,指丧夫的妇女,也泛指孤独贫困的人。

孤寡是世上最需要帮助的人,要尽力关爱周济他们。善人推己及人,扩展亲情,对社会上孤苦之人,乃及孤儿院、福利院、老人院等,都给予关爱和援助。

宋代的李筠,三岁时父亲去世,有人诱劝他母亲改嫁。其母愤怒地斥责道:“夫妻情义属于天伦,无论生死,皆有天定。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再嫁!”于是立志守节,教养李筠登第做官。像这样的人,上天钦佩,世人尊敬,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因为她注重天伦!

作为孤儿不可自弃,孤儿成大器的也有很多。如张士逊,贫穷孤苦,但立志苦学,位至台辅;吕诲贵也是孤儿,凭自己暗暗努力不懈,官至中丞。还有刘执、张尧左等,都是从小孤苦而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

年高称为天寿。敬老不仅是修积福德,且年老有智者,其高寿必定是修福所致,其智慧必定是明理所得,这些正可以借鉴,获取裨益。如果厌恶轻慢,鄙视侮辱,皆是损德。

从前有一个叫王彬的人,从小身患重病,自己觉得寿命不会长,因此凡是见到老年人,都恭敬而羡慕。只要老人路过他家门口,无论贫富,他都站立有礼;走在路上,他必定给老人让路。后来,他的病疾渐渐好转,身体也强壮起来,最终活到九十三岁。

隋朝有一位出家僧人,活到一百多岁。他告诉大家说:“我尊敬老人如尊敬父母,奉侍老人如奉侍菩萨,凡自己力量能够达到的,无不尽力去做。所以今生能通达佛法,而且寿命长久,都是因为敬老所致。一切大众,不可以侮辱老人,因而折损自己的福寿。名闻利养的争夺,弹指便过,应该在自己真实本分上下些功夫,否则空来人世,浪走一遭。对于诸佛所说‘愿我寿命长,勤行一切善;愿我福德盛,广济一切人’的教诲都错过了,实在可惜!”

年轻人不应凭着自己有才学而轻侮老辈,不知道寿是上天所给予的;老,是为王者所恭敬的。纵然多才,也难以达到这种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