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报告目标应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地反映受托者受托管理委托财产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在委托人和受委托人之间发货桥梁的作业,核心是揭示过去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成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注册会计师第十八章解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注册会计师第十八章解读(注册会计师会计)

注册会计师第十八章解读

会计第一章总论属于非重点章节,知识点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考点一财务报告目标

1、财务报告目标应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地反映受托者受托管理委托财产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在委托人和受委托人之间发货桥梁的作业,核心是揭示过去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成果。

2、向投资者等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尤其是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实际和不确定性。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考点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增长,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安装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考点三: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会计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正常的乘车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面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生产金域活动。在有些情况下,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来讲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补充披露有关财务信息莱弥补上述缺陷。

考点四: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凡是当期应交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者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考点五:会计的要素及其确认条件。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一、资产,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润的资源。资产的确认条件1、符合资产的定义;2、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二、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确认条件1、符合负债的定义;2、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3、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章程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2、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他权益工具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系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其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负债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企业 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五、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两类。六、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出。七、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两类。八、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考点五: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一、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者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安装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购置资产时所辅材的对价公积价值计量。负债安装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应用:历史成本应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买存货、承担债务等的计量二、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计量。应用:重置成本应用于盘盈存货,盘盈股东能够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计量。三、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应用:可变现净值应用于存货的期末计量基础——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四、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的计量下,资产安装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应用:现值的营业比较广泛,包括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计算、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履约义务中收入的确认、可收入金额确定的计量原则之一、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计量等。五、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专用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金额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应用:公允价值一般应用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计量原则之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