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候,楚庄王执政三年了,毫无作为只知道吃喝享乐,而且还明令禁止群臣进谏言据说他特别喜欢“隐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个暗喻,猜个谜语什么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鸣惊人成语典故完整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完整版(成语故事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完整版

春秋时候,楚庄王执政三年了,毫无作为。只知道吃喝享乐,而且还明令禁止群臣进谏言。据说他特别喜欢“隐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个暗喻,猜个谜语什么的。

大臣们坐不住了。有一天,一位大臣来到王宫,说是跟楚王有话说。这位大臣是谁,现在搞不清楚。《庄子》里说是右司马,《吕氏春秋》里说是成公贾,《史记》里又说是伍举。这位大臣走上殿来,楚王说:“寡人不听谏言,你不知道吗?”大臣说:“下臣不敢进谏,下臣是来说隐语的。”楚王一听,高高兴兴地让他上殿了。这位大臣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方的高地上,三年不动,不飞,也不鸣叫,大王请猜猜看,这是一种什么鸟?”

庄王笑了:“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鸟。这只鸟三年不动,是在定志向;三年不飞,是在长羽翼;三年不鸣,是在察民情。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天;此鸟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先生您下殿去吧!我明白了。

半年以后,庄王上殿亲自理政,提拔了一批人,赶走了一批人,又杀了一批人。楚国大治,朝野欢腾。举兵伐齐,在徐州把齐国打得大败;又兴兵讨晋,在河雍大获全胜。于是威震天下,在宋国主持了诸侯的盟会,成为诸侯的霸主。

【成语释义】一鸣惊人,见《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成语由此而来,比喻平日默默无闻,突然有非凡之举,作出惊人的业绩。

本章节出自《中国成语故事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