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剂科普专辑(壹点音频常青树)(1)

【开头语】

常听常乐常青树,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音频栏目《常青树》,今天我们来说说哪些药吃了之后不能喝酒。

酒桌上我们常听这句话,"刚吃了头孢,今天不能喝酒了"。吃头孢后不能喝酒这个常识大家都懂,但是你知道吗,除了头孢以外,还有不少药物吃完也不能喝酒,年底了聚会多,这篇健康干货一定要认真听。

近日,东营一位老人突发疾病进入急诊,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的症状,浑身出着大汗,身上还散发着明显的酒气。通过询问老人的女儿,医生了解到老人一直有牙痛的症状,当晚,老人在喝酒后,吃了点人工牛黄甲硝唑,随后就感觉浑身不舒服。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这是一种吃药后饮酒容易引发的反应,是由于服用头孢类等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有什么症状呢?有面部潮红、头痛、胸闷、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呈正相关。

现在市面上的药物,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含有类似双硫仑的甲硫四氮唑基团,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而头孢他啶、头孢克肟等药物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用药期间饮酒一般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一项调查分析显示:饮酒后5天之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是安全的。

除了头孢类药物,还有几类药物吃完也不要喝酒。一是硝基咪唑类药物,比如常见的牙疼药甲硝唑,二是有一些抗菌药物(包括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也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需要定期服药,比如降压药、降糖药等,吃了这些药也要多注意。降糖药如格列苯脲、二甲双胍等,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服用降压药利血平等药物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另外,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酒精会加快其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血药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升高,可使患者陷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还有的药啊,吃了后饮酒不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但会伤害人体器官,这也需要引起高度注意。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由于该类药物本身就会刺激胃肠道,如果服药期间再饮酒,双重刺激下胃黏膜就会受损,甚至引发消化道出血、溃疡等严重症状。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服药后不仅要注意饮酒的问题,饮酒过后也千万要注意用药,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你记住了吗?

【结束语】

今天的常青树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愿您常听常乐常健康。

内容综合自央广网、腾讯网

主播 孔令茹

后期 凌文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