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国际热点都在“俄乌”局势突变。

我本人平时不是特别关心国际问题,用我的朋友的话说,“你就继续沉浸式地赚钱吧”。

沉浸式这个词用的比较好,但我不是沉浸于赚钱,我是沉浸于解决自己的问题,真的没兴致关心太多外界事情,所以也就只能做家小公司。

因为,格局不够大,视野不够开阔。

罗胖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会上,也引用了这句话。

有人说打比方如何回怼他(打比方的能力是非常高级的能力)(1)

这句话出自贝聿铭先生,他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我在网上找到一些贝聿铭先生的作品集,资料如下:

1983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贝聿铭及主要作品(可以去了解一下不多作介绍)

2019年5月16日,贝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102岁。

他是一个在世上留下了很多座纪念碑的人,但是,你如果去读他的传记,会发现,几乎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在当时都面临责难和挑剔,都是历经千难万险才来到世间的。曾经有人问他:“你怎么看待外界对你的挑剔?”贝聿铭对此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你,我,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贝聿铭时刻”。

不论你做过什么、在做什么,你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挑战。怎么办呢?贝先生的这句话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再说“俄乌”局势吧,因为全网都在报道,我忍不住也打开看了一些。

内容都是那些来龙去脉和形势分析,但我看到评论区的一段留言,我觉得通俗易懂,好理解,看完又容易记住。

内容如下:

20多年前,乌克兰与前夫(俄罗斯)离婚,几个孩子也归了她。

前夫对她也挺够意思,给她留下了不少家产,之后前夫还替她还清了2000多亿的债务。

摆脱了前夫,她开始与村霸(老美)及一帮浪公子(西方)眉来眼去,打情骂俏,直至完全躺在他们的怀里。

这倒也罢,她完全听顺村霸的,勾搭在一起对前夫围攻。

前夫很生气硬是要回了一孩子:克里米亚。

她开始怀恨做梦了,想嫁给北约家族,仗势挤压前夫,而村霸并不想娶她,只想利用她欺负她前夫,她还时不时地对另外两个孩子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动不动拳脚相加,逼得这俩孩子哭着找爹,那村长恶霸则一直在一旁拱火,只是时不时地送点过期的东西(弹药)。

她自以为是有人撑腰,对前夫更加放肆。

前夫忍无可忍,并看着俩孩子可怜,带着家伙冲过来把俩孩就要要回去,于是就打起来了。

看完是不是觉得很生动啊,为什么觉得生动,因为这个打比方用的非常形象。

之前我是在刘润的《底层逻辑》中看到这句话,今天再说一遍:打比方这项能力,

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能力,

因为需要同时理解两种事物(复杂、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的本质。

书中举例说——

有人问如何招人、如何用人的问题?

金老师说,如果你做箱子就要找樟木,要打口棺材就要找金丝楠木,要是做门窗找松木就好了…

同学们听完,拍案叫绝!

这是不是通俗易懂的打比方啊,不仅容易理解,关键是抓住了复杂问题的本质,然后用通识事物来做解释。

所以,以后你也可以多训练自己打比方的能力,既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又能提升自己提炼问题本质的眼光。

毛主席也是打比方的高手,他问身边的人,什么是军事啊?

旁人开始高谈阔论,毛主席打断说,没那么复杂,军事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主席又问,什么是政治啊?

旁人又在一番解释,主席又说,政治也很简单,一句话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主席把政治比喻为交朋友,正如古人把“治大国”比喻为“烹小鲜”。

这是大格局、大视野、大智慧啊,向往之。

最后,我也来打个比方:

问:我们通常说的“老友”这个词有何含义?

答:“老友”就是时间的朋友

[呲牙]个中寓意朋友自行体会[呲牙]

有人说打比方如何回怼他(打比方的能力是非常高级的能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