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公元前1600年到1046年(遥远的远古时期)(1)

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就生活在这个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他们已经会简单加工石器,使用天然火。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70 万~20万年前。他们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器,并且经常使用火。他们会从自然界取回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

北京周口店还发现了“山顶洞人”,大约生活在3万年前。他们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全会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能够人工取火;有了审美意识,会将兽牙、贝类、小砾石钻孔穿起来,用来装份自己。

大约一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已遍布村落,随前生产的发展,古代社会逐渐由“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

许多英雄人物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传说中“五帝时期”,也就是大约公元前30世纪初~公元前21世纪初。相传黄帝教人们播种谷先,创造文字,制做衣服,建造舟车,对古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炎帝

与黄帝生活在同一时期。相传炎帝制造了耒耜(lěi sì),教人农耕,尝遍百草,故被后人称为“神农氏”。

远古时代的故事书记载黄帝率军在涿鹿战败蚩(chī)尤部落,杀了蚩(chī)尤。后来炎帝和黄帝联盟,社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尧舜禹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是最早时期的禅让制。

尧舜禹重点讲一下舜的故事。

舜的故事曾被王阳明引用来教育后人“要孝悌”。

一天,有一对争得面红耳赤的父子来找王阳明评理,王阳明先是让他们平静了下来,随后对父子说了一句话,只见这对父子听后抱头痛哭,谢过王阳明后离去。

弟子们很不解,就问王阳明:“您说了一句什么话,竟让那对父子如此?”

王阳明神秘一笑,说:“我说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儿子,瞽叟(gǔ sǒu,舜的父亲)是世间大慈爱的父亲。”

这句话如何理解?先来听听舜的故事。

舜的母亲在生下舜不久后就去世了,父亲瞽叟给他找了个后妈,后妈又生了个弟弟叫象。

后妈对舜十分厌恶,对自己的儿子又百般溺爱,不仅如此,后妈还让父亲对他也厌恶起来,三个人合伙想要弄死舜。

一次,父亲让舜上房修房顶。舜一上去,父亲就撤走了梯子,点火烧房,想把舜给烧死。谁知聪明的舜以宽大的䄂子当翅膀,轻松从房顶上跳了下来。

这三人吓了一跳,也只好作罢,事后舜没有跟他们三个计较,像没事一样。

不过事没完,这位叫瞽叟的父亲又让舜去挖井,等舜把井挖了很深之后,这三人就把井口给埋上了,想活埋了舜。谁知舜早就留有一手,偷偷挖了一条暗道,安全地从井里出来了。

这三人更是吓一跳,觉得舜是受了神仙护佑,再也不敢动歪心思了,对舜开始好起来。舜也不计较,对父亲和后妈一如既往地孝顺,对弟弟一如既往地好。

由此可知,舜是绝对的孝顺,瞽叟是绝对的不慈爱,那为什么王阳明要说“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儿子,瞽叟是世间大慈爱的父亲”呢?

王阳明解释说:“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

这句话如何理解?

王阳明的意思是,舜考虑的是父亲在他孩提时是爱他,现在不爱了应该是他不够孝顺的缘故,所以当父亲越是对他过份,他越是孝顺。

而瞽叟想的是:舜是由他养大的,他对小时候的舜还很慈爱的,现在舜让他感到不愉快了,不是他不够慈爱,是舜现在不够好了。

原来是这样。

若干年后,舜得了帝位,他不计前嫌,打着天子的仪仗去看望父亲瞽叟,封曾经想杀死他的弟弟为诸侯,彰显了宽大的胸怀。

所以,后世人称舜是古今的大孝子,瞽叟也做回了慈父。舜“以德报怨”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后人用舜的故事来教育人们要将“仁孝”视为高尚的德道行为。

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黄帝之后的尧舜禹,帝位都是禅让来继承的,如下图:

公元前1600年到1046年(遥远的远古时期)(2)

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帝位,打破了禅让制,开始了王位的世袭制。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始祖。

下一篇我们来讲夏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