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林 娜】又到了换季的时候,不少人开始为整理换季衣物头疼,笔者也不例外。为了学习整理收纳,笔者专程求助了一位日本主妇朋友千雪,她热情地邀请我去她的家里,进行了一场现场教学。在日本,无论是物品的整理收纳,还是思想的整理梳理,日本人已经形成了一套整理哲学。

日本收纳方法学生(到日本主妇家里学收纳)(1)

日本综艺节目中有很多主题是关于整理和收纳的,而那些把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日本主妇,几乎都是整理大师。千雪是一位全职主妇,她告诉我,整理有三个原则——分类、收纳和断舍离。分清楚类别可以明确地找到物品,而收纳则是让物品时时刻刻都在最方便使用的状态。因此,同时使用的物品放在一起收纳不但使用起来很便利,而且方便养成将物品使用后立即收起来的好习惯。

千雪告诉笔者,在日本百元店里能够买到各式各样的收纳盒或收纳筐,把调料、工具等分别放进收纳筐,再码放整齐,既整洁美观,还不容易落灰。随后,千雪领我来到厨房,笔者发现,常用的铲子、勺子、剪子、杯子等挂在墙上,不常用的锅和餐具则采用“大套小”的原则收进橱柜。千雪说,在日本,橱柜分为挂壁式、壁橱式、推拉式甚至缝隙式等,主妇们可以根据厨房空间搭配使用。此外,橱柜内部还能利用可拆卸架子有效分区,不浪费一寸空间。之后,千雪打开冰箱,里面的食物按照不同类别码放得整整齐齐,她告诉我,日本主妇常常把做早餐所需要的食材整理好放在一个收纳盒中,再分别放进冰箱。比如把果酱、黄油、花生酱等和面包一起搭配吃的东西放在一个储物盒里,而海苔等和米饭、酱汤一起吃的东西放在另一个收纳盒中。

各种设计巧妙的产品,加上主妇们的奇思妙想,在日本成了一种生活艺术。千雪像变魔术一样在我面前展示了家里的许多“密室”,比如楼梯下的拐角处有一扇隐藏门,里面收纳了一些大件物品,而地板下面、榻榻米下面也都可以打开,里面放着一些小的清洁用品。

在日本,收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千雪告诉笔者,她的两个孩子在小学时就学过专门的整理收纳课,老师会教学生们如何进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分类、整理和收纳。学生的课本中,也有专门关于整理收纳的内容。千雪说,让孩子学习整理收纳不仅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还能在发生灾害时,避免物品堆积带来的不必要伤害。

“收纳的核心是先做减法,再以方便使用为目的,妥当安置。”千雪说,做减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取决于对物品的了解,事关断舍离。她经常跟孩子们说,当收纳成为一种习惯,做计划的能力、对优先事项的判断力、取舍等能力都会提高。

随后,千雪邀请笔者坐下来喝茶,她说日本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其伴随而来的海啸给日本国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大灾之后许多人在反思人生。其中很多人都意识到一点,那就是过多的物质反而会成为牵绊。人类的心灵也是如此,如果有太多的信息或事情泛滥,人的心灵必将会受到干扰而迷乱不安,因此要学会断舍离。此后,一场心灵建设大浪潮在日本社会掀起,日本书店、各种电视节目里都在铺天盖地介绍断舍离的理念。2016年由NHK电视台拍摄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就是一部以“3·11”大震灾作为故事背景的生活剧,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原著作者主要讲述扔东西的心得体会和整理窍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