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陌陌晨菲

当白风夕见识了华纯然的真面目后,她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搓揉捏拿任我而为,好一个华美人。

而黑丰息的态度却正好相反,他不由得赞叹:

将属于女人的本领运用自如,实是个聪明女子。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

华纯然,这个有着“大东第一美人”称号的幽州公主,她自幼丧母,父王嫔妾无数,她有兄弟姐妹十七人,看似她的身边都是亲人,实则个个都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而后快。在这样的深宫中,一个弱质女子理应生存维艰才是,偏偏这个华纯然,不但深受父王最爱,在后宫中更是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力,连身为长辈的嫔妾都要礼让她三分。

在华纯然请求白风夕帮助她留住黑丰息时,白风夕第二次当着她的面这样评价:

有一张绝美的脸,还有聪慧的头脑及深沉的城府,某些方面倒还真有些相似。

精明而擅谋算,虚伪狡猾又贪恋权力荣华,只是……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本来以为白风夕这一番话会惹来华纯然的恼怒,毕竟她当着华纯然的面这样羞辱她,但华纯然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微笑了一下,紧紧握着白风夕的手说:

第一次有人当着面这样毫不留情地说我,但我确实是这样一个女人。

因为这句话,我瞬间喜欢上了华纯然。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2)

初看她时,感觉她全身上下没有一丝人情味,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算计自己的父王,轻视自己的兄妹,仇视父王的嫔妾,但是在那样一个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倘若少一丝计谋,华纯然可能都不会平安长大。比起白风夕喜欢的白琅华,那个单纯得不染一丝尘世气息的北州公主,我的确更喜欢攻于心计的华纯然。

人贵有自知之明。

白风夕一生喜欢笑傲江湖,所以她也想试探一下这个终日锁于深宫大宅的幽州公主,是否也想出外闯荡一番,她是这样引诱华纯然的:

踏出这个深宫,你会发现外面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人生百态,都比这宫里要精彩多了哦。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3)

白风夕以为华纯然会像某些深闺小姐一样,视富贵如尘土,会向往宫外生活,却不料华纯然竟是这样回答:

不。我就如这朵花一样,适合长在富贵园中。我到外面去干吗呢?只为着看外面的花草树木、各式人物吗?或许一开始会有新奇之感,但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又岂会有二般。

我既不会纺纱织布,也不会耕田种地,更不惯粗茶淡饭,如何适应平常百姓的生活。我只会一些风花雪月的闲事,我喜欢华美的衣饰,喜欢精美的食物,喜欢歌舞丝竹,我还需要一群宫人专门服侍我……我自小至大学会的是如何在这个深宫中生存。

华纯然的这番清醒自知,实属难能可贵,要知道一个人,了解别人很难,了解自己更加难,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可华纯然却明白清晰,她知道自己唯一能自伺的就是美貌和身份,只有美貌和与生俱来的身份能为她带来她想要的。她到外面能做什么?她没有白风夕的高绝武功,到时也只会自身难保。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4)

美貌和智慧,华纯然皆拥有,像白风夕后来认同的,华纯然虽然深居宫闱,但她却有着慧根慧眼,识人知己。多年后,她也的确凭借自身的优点坐上了那个母仪天下的至高至尊之位,难怪黑丰息会如此赞叹,华纯然的确实至名归。

为事业谋爱,为爱谋事业。

华纯然贵为幽州公主,幽王为她选的夫婿自然也是皇家贵胄,可她和黑丰息相处了几天,她已经被黑丰息的非凡仪表和满腹才华所深深折服,她想留下他,这时的华纯然并不知道,这个黑丰息的真实身份其实是雍州世子丰兰息。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5)

华纯然一直以为黑丰息就是江湖人士,由于这样的身份不会被幽王看中,她又知道自己父王的野心,所以她是这样说服幽王的:

父王可曾想过,若女儿的驸马并不是兰息公子,皇朝公子此等王族身份之人,而是一位才具卓绝的平民百姓,那么他即可辅助父王,又不会心生贪念而图谋幽州……

华纯然说服了幽王,转过头她又找到白风夕,她向白风夕坦言,自己喜欢黑丰息,希望白风夕可以帮助她。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6)

白风夕问华纯然,为何那么多身份显著的人才俊杰她不选择,偏偏选择身份卑微的江湖人?华纯然是这样坦言的:

我一生的追求,便是享有一个女人所能享有的至高地位与无尽荣华。凭我自己,无论我嫁与谁,无论我是在幽州、冀州或雍州,我都会富贵一生。可是至高之处未免总有些孤寂。

这几日,与丰公子相处……我非常非常开心。我知道,我以后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因此我想让他为我留下。

在白风夕面前,华纯然毫不掩饰自己要谋取的地位和野心。毋庸置疑,富贵事业她是一定会有的,如果在此基础上,能有一个自己喜欢又喜欢自己的人,那是再理想不过了。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7)

华纯然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古往今来,多少没有感情基础的夫妻貌合神离,名存实亡?何况生于帝王家的她?江湖人又如何?他的罕世奇才世间少有,今天她有能力让父王接受黑丰息,明天她也有办法让父王把幽州交于他,她只要握住了他,她就握住了整个幽州甚至整个天下。她是一定要做那个站在至尊至高之位身边的那个女人的。

这就是华纯然,她要事业,也要觅一份爱

可惜,这时的黑丰息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他钟情的是白风夕,所以在华纯然金笔点夫婿的宴席上,黑丰息落荒而逃。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8)

而华纯然呢?

她在一瞬间的震惊和心痛过后,情绪和神情马上恢复如常,她抬起头,依然是美艳无双,高贵雍容的幽州公主。既然错失了黑丰息,她不能再错过拥有二十万争天骑的冀州世子,这时的华纯然还清楚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一抹轻淡适宜的微笑浮上无暇的玉容,她莲步轻移,款款走向皇朝,那位尊贵傲然的冀州世子——她攥紧了手中的金笔,似乎怕它忽然间挣脱出手去。

嫁给了皇朝的华纯然,此后便一心一意助皇朝夺天下。在幽州和冀州一起攻打青州而无胜算时,是华纯然暗中又调动了幽州的五万金衣骑去相助皇朝,连玉无缘都不得不感叹:

以容色称世的华纯然,原来也颇有才略胆识。一个养尊处优的深宫公主,竟敢妄自调动大军,这份胆识决断已不输男儿。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9)

本来以为这样的华纯然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想不到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在皇朝把可以号令天下的“玄极”交到华纯然手中时,华纯然瞬间就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

在幽王病危之时,华纯然托人把一条绣着蛩蛩与距虚的丝帕送到了幽王面前,蛩蛩与距虚,传说中形影不离,好比华氏与皇氏,华纯然是要告诉自己的父王,只有把幽州的王位传给皇朝,才可保住此时已经风雨飘摇的幽州。

论心计,华纯然一点不输黑丰息。皇朝已经许诺她帝后之位,只有把幽州和冀州合并,才可扩大皇朝的势力,才有一夺天下的胜算,她也才有可能坐上那女子至高之位,如果幽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那几个兄长,以华纯然对那几个兄长的了解,他们是绝对保不住幽州的,传给皇朝,一方面保住幽州,一方面对得起皇朝把“玄极”交到自己手中的一片真情。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0)

一举双得,这就是华纯然的不简单之处。

琅华原是瑶台品。

可是,和华纯然截然相反的,是北州的琅华公主。

在青州和雍州一起攻打北州时,这个有着“琅玕花”之称的白琅华,她年芳十七,纯洁无暇,天真活泼,和华纯然一样,深受父王宠爱。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1)

可惜,她有花容月貌,却没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国在旦夕,她完全看不到北王脸上的忧伤,完全感受不到国之将破的悲惨,她反而因为敌军的侵占可以让她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而感到兴奋,她央求北王可以让她领兵打仗,以为打仗是很好玩的事。

无知,自私,在这个琅华公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明知自己没有华纯然的天姿国色,也没有白风夕的绝顶武功,却偏偏心高气傲不肯认输,在青州,雍州攻破北州鼎城时,这个白琅华不是想着逃走,而是兴奋的要去迎战,她迎战的理由就是:

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才能更显我琅华公主的厉害!待我击退了风惜云,我便一战成名,从此这天下我便是最厉害的女子。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2)

白琅华毫无华纯然的一点自知之明,她以为自己可以一箭射丰兰息于马下,可以一刀砍风惜云于脚下,但当她看到战场的惨况时,她怎么样?她简直呆住了:

这……为什么是这样?这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不!不应该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血?为什么会死这么多的人?

明明有着十七岁的身体,所思所想却像三岁孩童,这样的白琅华,真是让人一点都喜欢不起来。

白风夕为了护住这个北州的唯一公主,把她指婚给属下修久容,白琅华马上忘了亡国之痛,渐渐也喜欢上了修久容。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3)

可是,修久容并不喜欢白琅华,他喜欢的是白风夕,在修久容上战场前,他问白琅华要回了白风夕送给她的婚约珠链,连一旁的凤栖梧都开始怀疑修久容的真心,可是白琅华却无知无觉。

直到修久容为保护白风夕而牺牲时,白琅华才明白了修久容的心,他并不爱她,那时的白琅华依然对自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以为凭一己之力也可以像白风夕那样,江湖山水自在一生,于是一气之下离开了北州王宫。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4)

多年后,在皇朝一统天下,华纯然站在女子至高之位时,韩朴在寻找白风夕的途中偶遇了白琅华,这个昔日的北州公主,曾经的“琅玕花”,如今却成了青楼花魁离华。

白琅华这一生,从来没有真正长大过,从遇见韩朴后,在她的诉说中,她满心怨恨的都是白风夕,怨恨白风夕毁她家国,她一直无法释怀的是修久容,她明明那么好,她是北州公主啊,为什么久容喜欢的不是她?可是,她和修久容到底有多深厚的感情?在青雍两州攻破鼎城时,修久容是差点杀了白琅华的人啊,修久容也是毁她家国的人啊。高傲如华纯然都可以放弃拒绝她的黑丰息,白琅华却要作茧自缚,深陷泥潭。

原著且试天下大皇子 原著且试天下同是公主(15)

其实,如果当日的白琅华没有离开北州王宫,她这一生将会平安健康。她错在一直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世道。她和侍女品琳出宫才翻过一座山就遇到了强盗,她们被十多个强盗捉走,被人灌药,日日夜夜遭蹂躏,最后因为品琳的惨死,白琅华因为一副棺木而进入青楼。

琅华原是瑶台品,何其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