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丈夫普遍比妻子死得早?

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现象:男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比女人短7年。回望身边正常衰老的老年夫妻中,十有八九是男士先走。虽说以前丈夫往往比妻子年长,但按去世当时的年纪对比,也还是妻子们更长寿。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是为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下另一个问题——

中年男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我从青春期开始就羡慕男性,除了生理上的便利,在男权社会里,即使再怎么呼吁“男女平等”,他们也总是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年男人,在我一贯的印象里,都是人生巅峰的状态。

中年的男人,大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他们往往会被称之为X总X经理,要不就是带个“长”。实在不济还能当个“家长”。无论如何,一定有人要乖乖听他们的话。在物质上,他们有房有车,有儿有女,收入不菲,权利多少也有点。

不像女人,小时候要乖要安静,长大些要内敛要矜持,等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依然不能“为所欲为”——老人生病要服侍,孩子上学要操心,家里的柴米油盐,单位的本职工作……到处扮演老妈子角色,恨不得三头六臂,还要落各种埋怨——被家里认为职业女人不顾家,被单位认为已婚女人不尽力。

养儿防老,父母是儿子永久的债权人,包括养父母

小说从主人公健三在路上遇到岛田讲起。健三自身的状况是:从英国回来不久,才安定下来,有了工作和住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岛田是健三的养父,健三出生后不久被送给了岛田夫妇抚养,岛田夫妇虽然在吃的方面很抠门,但是在别的方面对养子健三非常大方,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做父母的满足了孩子某个要求,相反的,孩子也理应满足父母某个要求,这是“公平的买卖”。

后来,由于岛田夫妇自身的原因,七八岁的健三被归还给了生父家,由生父养育。且生父给了养父一笔钱,两人之间还签下字据,表示两家不再往来。

但是养父岛田在第一次登门拜访之后,来得越来越勤快。终于有一天,他再也不东拉西扯没话找话了。他说出了真正的目的,也是健三早已预料到的——要钱。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健三毕竟只是个教师,本身就日子过得紧巴巴,还有其他亲戚要接济,自己的生活费本就不多。也许是看在昔日被领养的五六年里,那些还算愉快的记忆,健三每次都会给养父一些钱,即使自己再难,也不会让养父空手回去。然而,养父的胃口却越来越大。后来事情的发展就变成了——

“无论如何请帮个忙。我都这把年纪了,也没有儿子来养老,能依靠的也就你了。”

“你过得这么好,连十块、二十块都拿不出,也太不应该了吧。”

与此同时,早已和养父离婚的养母也找上门来了。幸好她要得不多,也很少来。

后来,养父后妻的女儿阿缝病故,再没有人能每月按时给他钱,他理直气壮地对健三说:

“事到如今,除了你,也没有别人会管我了。”

养父岛田话里话外透露着“我养过你,所以现在你也应当对我负责”的态度。

何止是一百多年前,就是在现如今的21世纪,依旧有很多夫妻,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养儿防老”。因为这样的观念,男孩子生来被寄予厚望。也因为如此,现在依然有很多家庭“重男轻女”,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年老体衰之后,只有儿子才能肩负起他们的余生。而女儿终归是要嫁出去,替丈夫肩负起孝顺公婆的责任。

关于这一话题,在电视剧《天道》里,王志文饰演的二哥对自己的母亲说过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

男人是顶梁柱的经典语录 路边草中年顶梁柱(1)

是懦弱还是善良?善举是否因为善良,只有你自己知道

健三是个不会把自己的小家当话题和亲戚拉家常的人,大家(特别是同父异母的姐姐)在他这里问不出什么来,也就不太说起,偶尔问起他妻子怎么样,也只能在健三一句“还是那样”的回答里立即结束了话题。

他也有他的难处,但是从来不与旁人说。可世间向来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于不会倾诉、不会抱怨的健三,大家只能从自己看到的来判断——他留过学,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住着带独立院子的房屋,还有一个女仆。他的日子一定是安稳又滋润。这是谁都想要的,如果能分一杯羹多好啊。于是——

健三刚回国那会儿,姐姐就絮叨了一番寒酸的生活现状,借此博取健三的同情,最后借健三哥哥的口,提出每个月能给她点儿碎钱的要求。健三根据自己的身份确定了一个金额,请哥哥告诉她,并且钱也是由哥哥转交的。

他的养母阿常登门时,养母诉完苦之后,作者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健三无心雄辩,只是觉得,阿常似乎以为健三身体比她好,就像以为健三比她有钱一样。但事实上,健三的健康状况并不好。他已经隐约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没有去看医生,也没有跟朋友提起,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痛苦。每次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就感到心烦。有时他甚至会生气地想,别人把自己弄得那么虚弱,却没有人同情自己

“也许大家觉得我年轻,只要生活上没有什么不便,那就是健康的。见我住的是独门独院,还请了女仆,他们觉得我一定很有钱。”

连他养父岛田上门要过年的开销时都这样说:

“别说笑了,你住这么大的院子,说凑不出这点儿钱……说得过去吗?”

男人是顶梁柱的经典语录 路边草中年顶梁柱(2)

除了这些人,还有同父异母的哥哥,他总是担心自己会被辞退失去工作,希望健三能帮忙。岳父因为政权的更迭,失去工作还投资亏了钱,来找健三,希望健三做担保人向银行贷款。

每一个亲戚似乎都希望他能给自己提供什么帮助,且都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可是他依然尽力去做了。

他每月给姐姐一些钱,让她拿去买牛奶什么的补一补被慢性病掏空的身体;他也会每次都给上门来诉苦的养母一些钱,虽然他不喜欢养母的性格,看不惯她的言行,知道她的假模假样;他甚至每一次都答应养父的要求,甚至不惜去跟别人借钱来满足养父。

如果说给姐姐和养母少量金钱是出于道义,对养父他确实可以不予理会的。但健三看到老人的穿着打扮,起初是动了恻隐之心,是对过去的感恩,也是对现在的同情。最后养父托人来说还有他小时候写的字据在自己手上,希望交换到钱,他也并不仅仅是为了换回那张字据。那不过是七八岁孩子写的保证,保证不做无情无义的事。但他依旧东拼西凑借了一笔钱交到养父手里。他给养父这笔钱,是出于好意。这钱他可以不给。这些正是说明了健三的善良。

然而,仔细阅读,他实际上对每一个人的目的都很清楚,且给钱之后都会在心里厌恶他们。这是否说明,他做这些并不是出于爱的本意,他只是个被道德绑架的人,无法开口拒绝这些要求,哪怕对方的要求非常无礼。

在夏目漱石的大多数小说中,知识分子都是有一个共同特点——懦弱。他们对喜欢的人不敢表白,对讨厌的事情不敢拒绝。《这边草》虽然是自传体小说,不难看出,作为全书唯一知识分子的健三,也有着和其他基本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

男人是顶梁柱的经典语录 路边草中年顶梁柱(3)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可你真的能挑起这副重担吗?

在一百多年前,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大约是解放后的开始,我们人民喊着“妇女能抵半边天”的口号,开始了巨大的改变。而这些年,其实有不少家庭又回归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似乎把主内的女人扁的一文不值,令不少主妇焦虑得赶紧“抛夫弃子”出去工作。而实际上真正合格的女主人,要学要做的事情很多,别的不说,听听“海淀妈妈”们的日常对话,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多生僻的知识点对她们来说都是“常识”,何况是语数外的内容。于是你就会了解,《我的前半生》里的家庭主妇,只是不学无术自甘堕落的那一批。要不然,作为一个陪学母亲怎么可能连“角膜”都会理解成“脚膜”?

扯远了,继续回来说“凭一己之力承担了整个家庭经济”的中年男人。

小说中的健三有一个生病的妻子和三个小孩,所以日常衣食住行和吃喝的钱自然少不了。当然还有一个女仆肯定也是要付工资的。房子是租的所以还要付房租,保不齐工资不涨房租连涨。实际上作者夏目漱石本人确实有过“因为房东涨房租而不得不搬家”的经历,他搬走后那个房子,后来租给了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和他的另外四位同学,后来也是因为负担不起房租而搬走。

男人是顶梁柱的经典语录 路边草中年顶梁柱(4)

所以,男人为什么普遍会短寿七年,恐怕是因为上有老人要孝敬、下有子女要抚养、内有妻子房子车子要照料、外有兄弟姐妹朋友要帮衬、前院要保证工作和收入、后院要主持家庭内部安定……忙得跟小说中的健三一样,连娱乐的时间都没有,看病的时间也没有。更可悲的是,传统的中国男人,从小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们好像也会不会唠唠叨叨聊家常。大多数中年男人,大概都调成了静音状态,这些烦心事无处可说,只能自己默默消化。恐怕这就是中年男人们喝酒抽烟、回家就爱往厕所里钻的原因吧?

去年有一句话红遍网络:不要责骂年轻人,他们立刻会辞职,但是可以往死里骂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

都说人到中年,一根蜡烛两头烧,可你是否想过,有些人,到了中年可不止是两头烧,简直是扔进火坑的蜡烛,360度环绕烧。

希望中年男人们勇敢一点,不妨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听你的妻子给你讲讲人生道理——男人都爱讲道理,请给女人一个机会,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男人是顶梁柱的经典语录 路边草中年顶梁柱(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