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道德寶章, 道德宝章) 又名《蟾仙解老》。 《道德經》注本之一。 一卷。 篇目按河上公注本分章。 作者白玉蟾(1194-1229), 原名葛長庚。 南宋道士。 注文附於《道德經》原句之後, 字數少於原文。 語意含蓄, 間或引用儒、 釋名詞。 有些地方不加文字注釋, 而直接以〝○〞、 〝⊙〞等符號代替, 是其特點之一。 注文解釋了〝道〞的含義, 如〝道生於萬物之先, 而成於萬物之後〞、 〝道不遠在身中〞, 指出了〝心〞與〝道〞的關係, 如〝道即心之體, 心即道之用〞、 〝心者大道之源〞, 認為〝人能虛心, 道自歸之〞、 〝見心便見道〞, 要人通過〝止念〞、 〝忘我〞、 〝無心〞等修持, 做到〝以心合道〞, 從而〝得道〞。 個別章節的注釋有獨特之處, 如〝貴生章〞, 〝出生入死〞注為〝月圓月缺之類〞, 〝生之徒十有三〞注為〝月自初三生魄, 至十五日乃圓, 故曰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注為〝月自十六日虧, 至二十八日喪魄, 故曰十有三〞, 〝人之生〞注為〝亦如月然〞, 〝動之死地亦十有三〞注為前半月其上旬之十日, 自初一日至初三日, 亦十日之三日, 其月尚生, 後半月其下旬之十日, 自二十八至三十日, 亦十日之三日, 其月已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論此書曰: 〝此本為元趙孟兆頁手書, 鉤摹雕板, 字畫絕為精楷。 明陳繼儒亦嘗刻之, 匯秘籍中, 改題曰“蟾仙解老”, 非其本目〞。 《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收錄本書, 名為〝道德寶章〞, 《寶顏堂秘集》〝匯集〞與《叢書整合初編》〝哲學類〞引錄本書, 均名為〝蟾仙解老〞。 今出《藏外道書》, 將寶顏堂本《蟾仙解老》與四庫全書本《道德寶章》均編入第一冊〝古佚道書及經典類〞。

道德经哪几个版本好 最好的道德经版本简介(1)

道德经哪几个版本好 最好的道德经版本简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