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泰立注塑科普君,这是我原创的第559篇经验分享。

有人说,有些已经诞生了150年的技术,研究他还有什么用?

除非是真的高端产品,比如芯片、新能源等,那是风口绝对能赚到钱。

像注塑机这种诞生于1872年,距今将近150年的技术,早已经成熟的不要在成熟了。

再花很大的精力,把产品的精准度从95%提升到97%有什么意义?

150年前的技术还要研究吗

宁波刘总做的是水表的流量表芯,这个市场真的有够小的,全宁波800多万人,一人一个水表也才800万的产能。

再加上水表本来也不是易损件,不可能一年一换,更显得市场规模小。

最简单注塑机(还在研究150年前的技术)(1)

这种小市场,一般的厂都看不上眼,而且这个产品的要求比较高,由于流量表是测量流量的核心,要保证流量测试的通过量和流量稳定,要画在里面的精力并不少。

刘总的小厂,总共才3台注塑机,一个月也就能赚7万多,但胜在订单稳定,钱赚的不多也不少,但很多杀价格战的场景。

毕竟这种小玩意,想做得好并不容易。

技术难点

这种产品有三个技术难点:

(1)不允许有涨模的情况:当注射的时候,模板后退不能超过0.02mm。

而一般普通注塑机螺纹间隙都要超过0.02mm,因此对于注塑机要独特改造,一般需要使用“快速机”才能达到需求。

(2)注射压力不得超过100bar:

这个难度稍低点,但是使用的原材料流动性很差,要保持注射压力低,对螺杆结构需要进行改良。

(3)注射残料位置偏差不得超过0.1

重复定位精度对注塑产品来说是最难的,毕竟阀芯不能有偏差,不然重量上的偏差很容易造成产品上的精度下降。

一般客户有这种需求,都会选择使用国外进口的全电动注塑机生产,但是国外的全电动没有100万可下不来。

但是刘总的小厂一年的利润也就这么多,根本不会考虑国外进口的全电动注塑机,至于刘总是怎么做到的,里面的技术细节,由于牵扯到很多小秘密,这里就先不公布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小的市场,这么难的产品,能生存下来,当然要靠技术。

越来越觉得普通塑料制品行业的分水岭越来越明显,有些工厂越办越大,但是利润却没怎么增加。

有些工厂,看着不大,每天居然只上一个班,一个月也能赚到10来万。

后来我发现了,大工厂做的往往是通货,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也偏低,虽然看着风光,但背后欠款也不少。

小工厂做的是特殊产品,市场也不大,但是能做到要求的人更少,反而有了更多时间来研究技术和产品。

至于到底哪种好?谁知道呢!

搜索“泰立注塑”,获得更多干货内容,助您产能翻倍,利润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