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以韩愈为首,不仅仅是考虑其文学成就——事实上苏轼、欧阳修的成就不在韩愈之下——更多是时间顺序上的考虑。

当然这个时间顺序上的考虑,也并不是指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第一个发起人或者说提倡者,而是指韩愈是这场长达数百年的运动中第一个摘取胜利果实之人。

所谓古文运动,并非仅仅是文风上的复古,更是带有政治性的儒学复古。在韩愈之前,已经有不少地位比他更高、权力比他更大的人尝试失败了。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1)

唐宋八大家

宇文泰:自今文章皆依此

第一个尝试的人是西魏权臣、北周王朝之奠基者宇文泰。

作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对魏晋以来的浮华文风及其背后的清谈尚玄风气十分反感。于是在大统十一年,他借着西魏文帝拜祭家庙的机会,命苏绰写了一篇十分质朴的颂文《大诰》。随后,他向文武百官宣示,以后大家写文章都要按照这个风格来。

晋氏以来,文章竞为浮华,魏丞相泰欲革其弊。六月,丁巳,魏主飨太庙。泰命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苏绰作《大诰》,宣示群臣,戒以政事;仍命“自今文章皆依此体。”

——《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那么苏绰所作《大诰》,是什么样的风格呢?如下:

其词曰:惟中兴十有一年,仲夏,庶邦百辟,咸会于王庭。柱国泰洎群公列将,罔不来朝。时乃大稽百宪,敷于庶邦,用绥我王度。皇帝曰 :“昔尧命羲和,允厘百工。舜命九官,庶绩咸熙。 武丁命说,克号高宗。时惟休哉,朕其钦若。格尔有位,胥暨我太祖之庭,朕将丕命女以厥官。

——《周书·苏绰传》

这文风倒是不浮华了,但也太不接地气了,没几个人能看懂!事实上苏绰这篇文章,模仿的是《尚书》的文笔。《尚书》在儒家五经中以文笔晦涩著称,即便是古人,没有足够的文化功底,也是写不出这种体裁的。

因为层次太高,受众太小,宇文泰的复古尝试,失败了。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2)

尚书

杨坚:天下文章宜实录

第二个尝试的人,是结束南北朝乱世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开皇四年,他下诏书要求天下一切公私文字,都要“实录”,就是实实在在讲事情,别整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当时有个当官的叫司马幼之,因为写的奏折文辞过于浮华而被杨坚治罪。又有御史李谔上书皇帝,大意是说: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崇尚文辞,忽略君王的大道,而喜欢雕虫小技,天下人效仿而成风俗(曹操:这锅我背?)。现在的人崇尚简傲清虚,却把儒学当成过时和笨拙的。请求考察各地官吏是否遵从诏书(指杨坚要求天下文字实录的诏书),不称职的就要惩罚他们。杨坚十分赞同,把李谔的奏折发给全国各地的官员看。

隋主不喜词华,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治书侍御史赵郡李谔亦以当时属文,体尚轻薄。上书曰:“魏之三祖,崇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艺。下之从上,遂成风俗。……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今朝廷虽有是诏,如闻外州远县,仍踵弊风……盖由刺史、县令未遵风教。请普加采察,送台推劾。”又上言:“士大夫矜伐干进,无复廉耻,乞明加罪黜,以惩风轨。”诏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四方。

——《资治通鉴·陈纪十》

杨坚可以惩罚文章浮华的官员,也可以下诏书要求全国的人都要实实在在写文章。但他本人并不是文学家,也没有得力的手下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光靠行政力量,皇帝也无法改变魏晋以来传承数百年的浮华文风。所以,杨坚的尝试也失败了。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3)

隋文帝杨坚

王勃:文章本应明大义

初唐以来,想要改革文章风气的人不少,最有名气的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王勃给吏部侍郎裴行检上书,大意是说:写文章的原理很难,但总是以宣扬大义、教化习俗为主。假如只注重文风的浮华,国家就会动乱。现在天下文章,都已经衰败了,国家正在千年一遇的时期,应该改革文风恢复历代帝王的大业。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圣人以开物成务,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国家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天下之文,靡不坏矣。国家应千载之期,恢百王之业,天地静默,阴阳顺序。

——《上吏部裴侍郎启》

王勃敏锐地认识到,新的盛世即将来临,数百年乱世中形成的浮华文风也应该应时而变,但他依然无法找到好的变革方法。

事实上王勃本人就是一代骈文大家,一篇《滕王阁序》惊艳千古,就连这篇提倡改革文风的《上吏部裴侍郎启》,其实也是一篇优秀骈文。

让一个优秀的作家去改变自己最擅长的风格,这也是难为王勃了。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4)

王勃《滕王阁序》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在王勃之后,又有萧颖士、独孤及、柳冕等人等人抨击浮华文风,尝试散文写作,但都没有取得可观的成果,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没错,这个人就是“八大家之首”——韩愈。这个“首”,不是说他是第一个尝试改革文风的人,而是说他是第一个在改革文风上取得胜利果实的人。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5)

韩愈

韩愈的成功,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原因。

从时代上讲,一方面,魏晋以来的清谈浮华风气,经过盛唐的洗礼已被彻底涤清。骈文这种体裁已经逐步走入死胡同,时代在呼唤一种新的文风。

另一方面,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力,佛教盛行让政府的财政日渐紧张,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可以依靠宣扬儒家正统来进行政治改革。打击浮华文风、提倡先秦散文,正可以从文学上和这种改革形成呼应。

从个人上讲,韩愈本人是文学上的不世奇才,他并没有像苏绰这样一味地模仿先秦文章。他的“古文”,其实是一种散句单行,活泼自由的新文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论文杂说、书信题记、碑志祭文,不一而足,完全突破了先秦散文的形式范畴。

例如他所作《毛颖传》,用传记的形式写了毛笔的一生,表面上是传记,实际上是寓言,初看是说毛笔,其实是写自己,这种文章形式在当时是绝对的创新。

正是凭借这种以复古为外衣,以创新为生命力的新文体,加上韩愈自己的文坛地位和卓越才华,经过多年的努力疾呼,韩愈终于让散文压倒骈文,成为中唐以后的主流文体。

所以,后世苏东坡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清以来,人们以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当之无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