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镛 名言(品读巧官)(1)

曹振镛 名言(品读巧官)(2)

道光皇帝即位之初,康乾盛世余威已尽。道光皇帝决心从杜绝奢侈浪费入手,逼迫干部队伍改变作风、振奋精神,以图重现昔日盛世。为此,道光皇帝一上任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号召各级政府机构厉行节约;二是召来阅历丰富、人脉广泛的曹振镛,任命他为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配合皇帝推行新政。

曹相上台后,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根本不烧什么“三把火”,只是闭嘴、磕头、旁观。等终于摸清了道光帝的底牌,便循着领导思路,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若无其事地跟了三张牌。这三张牌出得实在精妙,他马上就获得了新君的绝对信任,从而奠定了千古“名”相的稳固基础。

第一张牌:照猫画虎

有一天开早会的时候,道光皇帝打眼看到曹振镛的裤子打了补丁,高兴地跟他打趣:“堂堂宰相也穿破裤子?”

曹振镛从容作答:“做条新裤子不难,就是太贵了,旧裤子打上补丁跟新的一样,何必浪费呢?”

道光皇帝频频点头,挥笔题了四个大字:恭俭惟德!

那段时间,曹大人下班后就赶紧往前门外跑,去酒馆饭庄菜市场打听物价,第二天一早好给皇帝送经济情报,顺便再提一两条有关厉行节约的工作建议。宰相在政治上跟自己保持高度一致,皇上自然满意,每天与他相谈甚欢,什么重要事情都一起商量。

官员们都不傻,个个心领神会,竞相学习曹相的成功经验:上朝不穿没补丁的衣服,穿错了赶紧回家换;散朝不忙着回家,围着宰相继续讨论有关工作如何深入,领导不催三五次不走。

眼见新政开花结果,皇帝对老曹更是离不开,内心无比感激嘉庆爷的高瞻远瞩,正是他老人家为自己预备了一个栋梁之才。

曹振镛 名言(品读巧官)(3)

第二张牌:借刀杀人

阮元是唯一同曹振镛资历相当的三朝元老,不但人品、文才俱佳,而且政绩斐然:在浙江巡抚、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任上,阮元平海盗、禁鸦片、惩贪腐,打击分裂、垦荒固边,朝野无不折服。与阮元相比,曹振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所以对阮元一肚子的羡慕嫉妒恨。

道光皇帝既然胸怀复兴大志,迟早会想到阮元、重用阮元,那就后患无穷了。不过,皇帝不是重视干部的工作作风吗?老曹自有办法。

果然,有一天在跟曹振镛讨论干部问题时,皇上说道:“时间过得真快呀,阮元担任地方主要领导快30年了!当初30多岁就官居二品,也真是人杰。你熟悉干部情况,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曹振镛马上跟上:“这个人我了解,可以说是才华横溢,工作能力超强,我是没法跟他比的。”

道光皇帝很有兴趣:“那你举个例子。”

曹振镛不紧不慢地介绍:“云贵地区自古多事。在那里当一把手,一般人不要说出政绩,就是不吃不喝不睡都忙不过来,可阮大人总能应付裕如,再棘手的问题都能迅速搞定。”

曹振镛接着话锋一转:“这还不算,还能空出时间吟诗、论文、作画、弹琴,这几年光诗文集就出版了好几种呢,水准很高,洛阳纸贵。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我看这样的干部可以考虑了。”

道光皇帝听着听着,脸色由晴转阴,恨恨地说:“要是做诗能把国家做好,那我天天做诗!”

不久,一纸调令把阮元召回北京,安置在一个不咸不淡的位置上发呆,直到退休。而皇上对宰相的好感却增加了。对阮元那样有硬伤的干部都净说好话,这老曹真是个厚道人!

曹振镛 名言(品读巧官)(4)

第三张牌:斩草除根

道光朝初期,一些有志大臣受到新政鼓舞,一时间各种请示报告纷至沓来。道光皇帝很受感动,每天批阅材料到深夜,乐此不疲。但时间一长,身体有点儿吃不消了,心里左右为难,却又不好说出口:如果长期这样一字一句地看,哪里应付得了;要是不认真看,又怕漏掉真知灼见,耽误工作。

等皇帝终于累病了,曹振镛不失时机地过来暖人家心窝子:“现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好兆头,令人高兴。怕就怕有的人提建议不是为了工作,只是为了愉悦皇上、哄领导开心,为升官发财铺路呢,还是留点儿神为好。”

这可说到皇帝心坎上了,道光帝深有感触,喟然长叹:“那有什么办法呢,皇帝是个苦差事啊。要是大家都出于公心就好了!”

曹相微微一笑:“我倒有个想法,不知行不行。您不用全看,每天随机抽阅几份材料看看,找出错字、别字、漏字、重字等,用朱笔点出,该批评就批评。您想,您连书写错误都能发现,下边谁还敢造次?这样注水文件就少了,质量自然提高。”

此法果然灵验,皇上不但省力省心,还给大家一个勤于政、敏于事的深刻印象。而大臣们从此“皆矜矜小节,无敢稍纵,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轻易不敢下笔,实在要说就说皇上爱听的。

这张牌顺水推舟,使得所有人都噤若寒蝉,而曹振镛从此则一言九鼎,权势冲天。

曹振镛 名言(品读巧官)(5)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已有之,但以“对策”对付政策明显是对着干,风险大,成功率低,是下级与上级博弈的低级形式,一般不难破解。相比之下,上有政策、下有“顺”策,隐蔽性强、技术含量高、成功概率大,基本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是下级对付上级的高端而有效的“技艺”。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曹振镛能让连续三任万岁爷满意,能让道光皇帝“恩眷之隆,时无与比”,可见他玩弄这套把戏是多么出类拔萃。这个啥也不干的庸人,只因为读懂了人性的弱点,占尽人间好事,无人望其项背,真叫人摇头叹息,徒呼奈何!

曹振镛的荒唐成功,逐渐消解了整个干部队伍对国家的信心、对朝廷的期待,为清王朝的急速下坠踩了油门。曹振镛总是提醒他的心腹们:千万别意气用事!当时,官场中人大都像曹相一样,苦心钻研如何应付皇帝、如何让领导高兴,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没人想、没人干,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逐渐造就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天下。偶尔出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好好干部,也无出头之日。

曹振镛 名言(品读巧官)(6)

正直的老干部王鼎实在看不下去,又使不上劲,痛不欲生之下,干脆留下遗书,以自杀来劝谏皇上。本来曹振镛的党羽都各打各的小算盘,如今却默契地抱成团,集体做局欺骗皇帝,比治国理政的本领高明多了:他们首先控制了王鼎的家属和同党,然后烧了王鼎的遗书,最后郑重地给皇帝打报告说,老王年纪大了,家里遇到不顺心的事,一时想不开就自杀了。可怜王鼎白送一条命,皇帝蒙在鼓里,至死都不知真相。

贪官人人喊打,巧官无影无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明枪,明枪易躲;上有政策、下有“顺策”是暗箭,暗箭难防。顺策造成的危害当时很难看出来,潜伏期又长,到了发作的时候,救都来不及。

更绝的是,即使酿成天大的祸事,也追究不到“巧官”,自有一把手担着。直到好处都归了奸臣,恶名都归了皇帝,这类游戏才算结束,这是老曹们的高明之处,皇帝们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摘自《组工文萃》2015年第八期)

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