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小蒙 实习生 杨美娟提起高度近视,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眼镜片厚些、看不清楚,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即使是成年后,如果长时间用眼过度,近视度数也会持续增长,超过600度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相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引发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及白内障、青光眼等专家提醒,高度近视人群,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很有必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度近视需要每年查眼底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度近视需要每年查眼底吗(高度近视不光看不清)

中度近视需要每年查眼底吗

记者 王小蒙 实习生 杨美娟

提起高度近视,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眼镜片厚些、看不清楚,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即使是成年后,如果长时间用眼过度,近视度数也会持续增长,超过600度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相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引发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及白内障、青光眼等。专家提醒,高度近视人群,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很有必要。

近视度数增高

并发症概率也会增加

近几年视力下降厉害,有时戴上眼镜也会看不清……40岁的毛女士最近遇到这样的烦恼,她不禁有些疑惑:不是说成年后视力就稳定了吗?怎么自己的近视度数还一直往上涨?

济南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黄春梅介绍,患者上班时间离不开电脑和手机,下班回家后也习惯于一直看手机,一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远超于10小时。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眼底视网膜出现了一定程度萎缩,影响了视功能。

“这种视网膜组织萎缩,是高度近视持续进展引起的。”黄春梅表示,患者眼底还出现了后巩膜葡萄肿,视盘周围也有明显组织萎缩和视网膜劈裂。如果病变持续进展,视力会严重受到影响,后期还会出现黄斑萎缩、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

医学上,近视度数小于300度称为轻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度到600度之间为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又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

“比起镜片逐渐增厚,高度近视更可怕的是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萎缩变性、黄斑病变、白内障等。”黄春梅表示,高度近视的眼轴更长,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在眼轴拉长过程中,眼球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出现多种病理性改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高度近视到晚期时,合并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不良用眼习惯是近视度数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春梅说,很多年轻人刷手机、看电脑时间较多,这样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可导致眼睛调节功能下降,引起干眼症、视疲劳等不适,近视度数持续增长,会引起眼部结构病理改变。

黄春梅说,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像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跳水、蹦极、拳击等,这些运动均可引起玻璃体急速变形或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出血及脱离。

高度近视产妇

顺产前做做眼底检查

不少人关心,高度近视者能否顺产?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副主任巩磊表示,高度近视并不是剖宫产指征,如果产前详细进行眼底检查,并未提示有视网膜大面积变性、裂孔等眼底问题,产妇还是可以选择顺产;如果眼底检查提示有视网膜裂孔等高风险因素,要先对眼睛进行治疗再考虑顺产。

妊娠期内,分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眼睛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不近视的产妇出现疑似近视、近视度数比平时增长一些、眼干眼涩等,这些症状比较正常,基本可在产后恢复,不会造成永久性改变。但是,如果产前出现突然性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过或闪动,甚至出现局部被遮挡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病变。

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很有必要

“高度近视人群的视网膜周边,存在变性区及视网膜干孔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这部分人群每年要做一次眼底检查。”黄春梅建议,有些眼底病变,早期并没有什么症状,但后续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一年一检,尽早发现病变,便于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黄春梅提醒,视网膜脱离后,症状越轻微、就医越及时,术后恢复程度也就越好。因此,高度近视患者如在剧烈运动或碰撞伤后,发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及视物遮挡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高度近视患者该如何护眼?黄春梅建议,应避免近距离用眼,特别是不可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同时,定期做眼睛检查。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眼睛,当出现飞蚊症、视野缺损、眼前黑影等异常症状时,要第一时间检查就诊,防止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