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上周四的一则试验结果让家长们都吓了一跳,市面上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均含有丙烯酰胺,而这个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2A类致癌物。

哪种薯片检出致癌(薯片中检测出致癌物)(1)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致癌物质是怎么分类的,2A类致癌物质究竟对人体的致癌性怎么样?

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动物实验证据是充足的,说明了这个物质会引起动物的癌症。有专家出来解释说动物和人并不一样,不能因动物实验推导出人也会致癌。这个解释比较苍白无力,因为丙烯酰胺已经被证实有剧毒!

哪种薯片检出致癌(薯片中检测出致癌物)(2)

丙烯酰胺用途广泛,是胶水、颜料、添加剂等原料之一,已经被证实的对人类有毒性的主要是神经毒性。长期接触的人群可表现为四肢麻木、触痛觉减退、深反射减退等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在动物身上证实的毒性可以表现为影响睾丸的质量和形态、降低免疫力、致癌等,更为恐怖的是,在动物身上的有些毒性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要问,商家加入有毒的丙烯酰胺是出于什么目的?可以让薯条更脆,还是可以让薯条更香,又或者是让薯条更美味呢?

哪种薯片检出致癌(薯片中检测出致癌物)(3)

其实,商家这次倒不是有意而为之,丙烯酰胺是在薯片加工中自然产生的一种物质,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美拉德反应”不光薯片制作中会产生,高淀粉类食品在高温处理时,都会形成丙烯酰胺,面包、咖啡、油条等成品都含有丙烯酰胺。很多人又要问了,那我们还有什么食物是可以吃的呢?

哪种薯片检出致癌(薯片中检测出致癌物)(4)

王医生要告诉大家的是: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丙烯酰胺的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天20-30微克,按照我国的饮食结构,平均摄入量大约是18微克(以60公斤体重计),这个摄入量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不用杞人忧天。

此次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对于丙烯酰胺检查的含量超标,是针对欧盟设定的标准(750μg/kg),这个标准是欧盟用来考核绩效使用的一个标准,并不是对人体致癌的一个安全标准,因此,在偶尔进食薯片的情况下,是不会致癌的。

哪种薯片检出致癌(薯片中检测出致癌物)(5)

但是即使如此,薯片也不能多吃,相比较丙烯酰胺,薯片中的高油脂、高钠反而更危害人类的健康。对于盐津铺子、三只松鼠和董小姐这3款丙烯酰胺检出值>2000ug/kg的产品,其实可以改进工艺水平,以减少丙烯酰胺的含量。

关注骨科王医生,最靠谱的健康知识!

#健康大V创造营##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