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尺斗方高手写法(石斗升)(1)

近日,正在整理一些过时的新闻,看到不少关于“增产粮食**石**斗**升”的说法,看着都很陌生了。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有句台词是“你家的庄稼今年能收多少石?”屏幕上却打成了“你家的庄稼今年能收多少担?”一晃而过,人们也没时间去和他较真,但是“石”(dan)的这个读音以及意思,真的已经远离人们生活了。石、斗、升、合,好在我的记忆里还有,我从小曾经接触过。

石dan、斗dou、升sheng、合ge,都是过去储运交换粮食的计量单位。1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当然,电视剧用了别字这也不能全怪打字的人。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城里长大的年轻人,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一个“石” (dàn,旦)的计量单位。这“石、斗、升、合”作为计量名称是很古老的。在解放后农村还一直使用,直到近二三十年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如以前问农民:“今年这块地能打几斗谷?”;“你家今年收了多少石粮食?” 解放前穷人借贷地主家的粮食,讲究“几合利息?”比如“五合利”,也就是借一斗粮食一定时间内给五合粮食的利息,相当于百分之五的利率。

四尺斗方高手写法(石斗升)(2)

四尺斗方高手写法(石斗升)(3)

升子

作为量具的斗,在我老家一般是正方体的、材料是木质的方箱子,上面没盖,有的在上面的中间有一横梁,便于提携,有的就没有。成语“海水不可斗量”,这里说的斗就是量具。解放后,农村收粮、分粮就一般是用秤而不是用斗了,只有在民间还在使用小容量的升子。升子,一般由一块正方形和四块梯形木块组成,用榫卯或锔钉连接,后来我家还用过铁制的升子。升子上口敞开,是一个正方形,每边约长为二十厘米;下面封口较小,高十厘米左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升子也越来越少用了,一般都按秤计。过去用的斗和升子等量具,现在已当作民间收藏的一种民俗用具,而且越来越少见了。

记忆中的早上,我还在睡梦里,母亲就要上地干活去了。母亲会叮嘱:“锅坐上了,圪糁已经下到锅里,一会儿锅开了,稍滚滚几分钟,就下进去二合米,锅滚上半个小时盖住火就行了。”我会问二合米是多少?母亲说:“二合米,就是小半升,盖住升子的底稍微有三指高。一会儿,你二婶来借玉茭面,尖尖的搲上一升端走就行了。”母亲交代完上地走了,我还可以美美的睡一觉,我家的那个火,开了那一锅水,时间还长着呢。这里有我家的升子,一个年轻人已经完全陌生的计量器具,在三十年前,是家家必备的。别人来借粮食,升子不仅要满满的,上边还要堆的尖尖的,不要太小气了。朴实的民风,若此。

(图片来至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