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光芒,崭新的启航,致敬40年我们携手走过的光辉岁月!

原创: 铁科院电子所 铁科院电子所一经纬信息技术 今天

今天,是平凡又特殊的一天。

平凡如过往的每一天,日升月落,云卷云舒;

特殊在历史的刻度里,初心难忘,历久弥新。

时光流转,岁月生辉,今天,我们迎来了她40岁的生日!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3)

1979年5月1日,40年前的今天,铁道部下发(79)铁人字681号文件,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4)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5)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6)

▲铁研字第115号文件-关于成立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机械化研究所的通知

那一年,

是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年,是走改革开放正确道路的第一年;

那一年,

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诞生的第四年,是个人计算机概念出现的前两年;

那一年,

为适应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需要,为加强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工作,电子所应运而生。

她的诞生标志着铁路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7)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8)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9)

▲80年代的电子楼

艰苦奋斗

是她稚嫩而倔强的身影

建所之初,资金、项目、人员十分匮乏,电子楼还没建成之时,办公环境是临时搭建的活动房屋。

那时候,全所仅92名职工。

条件的艰苦,给电子人带来的是不服输的劲头,是更高昂的斗志。

边筹建边研究,全员迅速将热情投入到科研开发工作中。

确立研究方向为:

研究在铁路运输管理和工业企业自动化方面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数学方法、计算机网络系统、专用计算机技术设备、计算机软件

面对条件的限制、资源的不足,她选择直面应对。

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扩大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从计算机教育培训到合作开发,再到自主研发,她走出一条让人振奋的开拓之路。

1983年3月

成立应用电子计算机教育中心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0)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1)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2)

▲参加计算机培训的学生

教育中心进行的软件人员培训,为铁路电子计算技术应用和研究的起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1984年9月

与日立公司合作开发出B-16高级汉字微型计算机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3)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4)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5)

▲B-16高级汉字微型计算机

它是国内首台在微机汉字处理技术及汉化应用软件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基于汉字硬库和汉字操作系统的华立B-16高级汉字微型计算机。

1996年4月30日

研发的新一代售票系统——“计算机全路客票预订预售系统”(简称SMART)在沈阳北站开通试用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6)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7)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8)

▲全路客票预订预售系统模拟实验

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在一个大站全面实行由铁道部制定标准的计算机联网售票,结束了传统卡片硬板客票的历史。

“我们走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四十年已过去,几代人风雨同舟,经历过风雨,见到过彩虹,刻苦攻关、努力拼搏是她最淳朴的品质。

阔步前行

是她昂扬而稳健的姿态

中国铁路飞速发展,带来了无数挑战,也带来了众多机遇。铁路售票改革是一次契机。

伴随着客票预订预售系统的推广、升级,从车站售票系统到地区联网售票系统、再到全国联网系统的一次次更迭,她在铁路各业务领域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展开。

1997年8月

“铁道部综合办公信息系统”率先在济南局推广,为建设全路综合办公信息系统网络迈出了第一步。

2003年7月

“ZT200型铁路专用制票机”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及2002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年7月

自动售检票设备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装备展览会。

2007年5月

“动车组运用所检修运用管理系统”通过部运输局组织的技术审查。

2008年4月

监理部中标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定点补充招标项目。

她在越来越多的铁路业务领域里崭露头角,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铁路客运服务、运输安全、装备制造、经营管理、信息安全以及城轨信息化等各个业务领域,遍布她的足迹。

面对铁路建设快速发展,铁路市场不断开放的新形势,她奋力开拓,有伟大的梦想,有前进的力量。

改革创新

是她勇敢和进取的精神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她始终以积极的姿态顺应形势变化。

1985年初

试行科研体制改革,成为铁科院5个首先取消科研事业费的单位之一。

不再领取上级和国家拨发科研事业经费的她,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以铁路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开展了计算技术应用的研究和开发。

1992年8月

成立北京经纬电脑高技术公司,后于2001年4月更名为“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经纬公司的建立成为了她与市场联系的纽带、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

2018年

按照铁路总公司党组信息化专业改革部署安排,完成包含电子所、网络公司、中铁信弘远公司、银通公司等单位在内的信息化业务整合工作

这一整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未来,信息化板块必将充分发挥 “骨干、尖兵、平台” 作用,逐渐成为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信息化领域的领跑者。

历史闪耀光芒,未来正在启航

她在改革的号角中诞生,在开放的春风中成长。

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筑梦前行。

她就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从开启新篇章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迈进新时代,电子所经历了几代信息科技工作者的开拓拼搏,在各项业务均取得显著成绩。

1979年

电子所职工共92人,办公楼仅一栋二层小楼;

如今

电子所职工发展到2000余人,办公环境扩展到近10000平米的两栋办公和研发楼。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19)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0)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1)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2)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3)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4)

1983年

电子所研发的“SBJ-1000型双控编码锁寄存柜系统”荣获铁道部科技成果五等奖;

如今

电子所共拥有省部级以上奖励68项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5)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6)

1994年2月13日

电子所研制的“空调定时控制器”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如今

电子所共拥有国家专利100余项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7)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8)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29)

2002年10月22日

电子所开发的“JWBP-1列车移动补票系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软件著作权;

如今

电子所共拥有软件著作权产品422项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30)

关于12306的文章(12306诞生的地方40岁了)(31)

2002年10月15日

电子所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外审;

如今

电子所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OHSAS18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一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信息安全服务、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评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等资质认证。

1979年

电子所仅有9个专业组和1个职能部门;

如今

电子所设有13个业务群和7个职能部门,以及1个合资公司。

四十年来

电子所从一个单纯服务于铁路、以科研为主的专业研究所,

逐步成长为集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工程化、产业化于一体,引领中国铁路和规定交通信息科技、创造智能交通未来的综合性高科技科技企业集团,

成为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信息领域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和创新基地。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最好的纪念,就是书写新的辉煌历史;

最高的致敬,就是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2019年,我们继续前进

信息化骨干地位进一步巩固

1. 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智能京张、智能京雄、智能蒙华、智能高铁战略研究(2035)等总公司重点任务;

2. 全面支撑铁路货运增量行动、客运提质计划、复兴号品牌战略三大举措;

3. 做好武清主数据中心迁移、联调联试和上线系统运维等行业服务任务。

信息化尖兵作用进一步凸显

4. 在云物大智移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

5. 在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信息化平台效应进一步放大

6. 组织好智能铁路重大工程实施;

7. 依托武清产业基地,推动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8.推进铁路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铁路“互联网 ”业务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