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有应届毕业生反映,收到平安智慧城的offer后,HR半年时间内用各种借口推脱,迟迟不签约,在半年的沟通中,而毕业生早已把其他公司的offer推掉,影响到就业。

今年的职场,最火的词莫过于裁员了,在这触目惊心的两个字面前,以往网络上所有的热点话题自动降温,各行各业人人自危。但更惨的笔者估计就是今年应届的学生们。剑未佩妥,出门已是寒冬。往年春、秋招中,互联网往往是招人大户。对于多数应届生来说,秋招末期,很多应届生至少拿一两个offer。但自从去年起,形式骤变,能拿到一个offer就很不容易了,今年甚至拿到offer都不一定能入职。

互联网小厂控制Headcount,看来这大厂也不例外。

平安新人入职后的七次面谈(平安智慧城神奇)(1)

去年9月的时候,非常开心的拿到了平安智慧城某部门UI设计师的职位,图一中可以看到日期是9月13日,图二是拿到的offer,之后公司一直没有签约,理由是招完了会统一签,在9月底的时候,HR说过完十一会签,在十一之后再问由把我推给了另外一个HR,25号的时候问什么时候可以签约,HR说岗位协调不开,但是同时,从朋友圈中看到,公司还在招人,之后还是漫长的不回复,拖,就硬拖,在终于快要11月的时候,终于网签完了,岗位还是UI设计,到这个时候还没什么问题。

再之后需要进行纸质三方盖章的工作,在我这里11月初三方寄出之后,由于同学们反应三方寄回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所以这一个月我没有催过,到一月份的时候,深圳的HR又把我推给另外一个上海的HR,说协调三方盖章的工作,在图六中可以看到,过年之前一直在问,但是HR一直没有答复,从通话记录中也可以看出,十二月沟通过一次问我是否可以换岗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过完年之后,打电话还是说在协调。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协调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三月份的时候,HR打电话联系我说需要简历和作品集,解释说是平安科技还在春招,把我们的简历推到平安科技优先录用,之后也一直没结果,直到今天,打电话询问平安科技是否有HR联系我,我说没有,于是智慧城这边的HR说我们可能要毁约,我们还在沟通,划重点【可能】【沟通】,你们已经沟通半年了,还在沟通?————————————————过程到上面就结束了,有几个问题下面解释一下

1.为什么我一直等平安智慧城的答复

首先,秋招的时候我拿到了两个offer,平安智慧城在深圳,另一家公司的在济南,因为我个人想去深圳发展,在公司信誓旦旦的保证能签之下,拒绝了另外一个。

2.为什么拿的offer只有两个,不再找找?

我现在学的专业的工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与设计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自己是有项目,有经验的,同时,我的暑期实习的岗位也是互联网企业的UI设计。但是就找工作来说,跨专业找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简历筛选的时候,更别说还有更多专业的同学在一起竞争。我在找了,但是今年春招工作真的不好找。总结一下,我公布出来是为了大家避雷,平安智慧城这波操作真的已经不知道怎么评价了,可以说拉入黑名单了。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拖着,永远没有解决方法,并且在招到的人数溢出的情况下还在招聘,也不跟你说要毁约,就说在沟通,沟通了半年。————————————————补一个后续,图九,我把这个微博发到学校群里之后有同学跟我说,拿了offer之后就再也没人联系,而且当时跟这个同学说招实习生,但是那个时候官网上没有写招实习生这一项。

平安新人入职后的七次面谈(平安智慧城神奇)(2)

平安新人入职后的七次面谈(平安智慧城神奇)(3)

平安新人入职后的七次面谈(平安智慧城神奇)(4)

平安新人入职后的七次面谈(平安智慧城神奇)(5)

平安新人入职后的七次面谈(平安智慧城神奇)(6)

毕业即失业?

事情首先在牛客网上爆发,网友发帖称7月收到的作业帮的意向书,而现在11月中旬了,部门突然通知该职场人被淘汰了。笔者也是挺佩服作业帮HR这招聘效率的。

还没出社会,就遭到社会的毒打。

有人说这些“惨剧”的发生,企业负主要责任,但笔者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应届生太年轻,别人怎么说都信,根本不给自己留后路。

在这,笔者要提醒各位职场人的是。职场上,HR口头承诺、毁约此类事件非常多,不论是多么知名的大企业、多么天花乱坠的许诺,只要没有落在合同上,一切都可能只是一纸空谈。

在此,笔者也为这位"受害者"感到痛惜,因为笔者知道拒掉其它公司Offer的时候,心里一定很难受,但那时心里还是有希望的;当希望逐渐被瓦解的时候,痛苦是成倍的。而且也已经错过了秋招这最好的机会。最后,笔者在这也呼吁平安智慧城:尽快给该“受害者”一个稳妥且有效的解决方法,给"受害者"一个详细的答复,承担自己应该有的责任。

想必大家去年都看到一则热搜:万达主持人在山大校招的不当言论。在这仅引一段我非常认同的评论:校园招聘近年来踩坑暴雷无数,从根本上,我觉得是这些公司校招的负责人、甚至是人力资源的负责人都没有意识到,校招不仅仅是招人。校招是一次高汇报的雇主品牌&企业文化宣传,对于受众群体中有学生的品牌,更是一次非常关键的品牌宣传和输出。

不光是站在台上的主持人,还有宣讲人、面试官、HR、甚至是第三方的地接和供应商,在学生眼里,你都是桌子那边的人。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向这个学校的学生传递着:『我们公司的人是什么样的』、『我们提倡的是什么价值观』。

从校招的宣传物料(海报、视频、宣传稿),到系统的强大(网申、笔试入口的健全和易用性),到软性层面的输出(面试官、宣讲官的输出),甚至是某个工作人员的一句话、乱扔的一个烟头,都会让学生在心里定义,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价值观。平安是什么公司我好像没资格评论,大家理性吃瓜,祝大家找到好工作,一切都会好的。

最后:

如果你是学生,正在看这篇文章,我想这件事情给你提个醒:找工作的时候,多条路,多条选择,也多长点心。

如果你是公司老板,正在看这篇文章,我想这件事情给你提个醒:发Offer的时候,尽量真诚一点,少点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