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有什么可怕(鬼神到底有没有)(1)

鬼神妖怪,到底有没有呢‬?——因为没有见到,所以既不敢说有,也不敢说没有。——今天想因听闻而浅谈下认知。

《左传》中早就谈到这个问题:有一位史官,名字叫嚚,他说过一句话,认为神是存在的,但是其人格并不独立: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在他看来,神是一种品性,依附于现实社会人的行为之中,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判断。并且这位智者(古代史官是典型的知识阶层的优秀代表)还认为: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可以这样理解:国家兴盛取决于民心的向背;若失去了民众,求神问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左传》中还记载个故事:有人问申繻:“到底有没有妖怪?”他的回答是:“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见《左传·庄公十四年》)——现在我们说的“作妖”不是很形象吗?——事出反常必有妖:“妖”是人的反常行为所招致的现象,可见它也不是能够独立出现和存在的个体。

至于鬼这种东西:古有钟馗捉鬼;今天我们会说心术不正之流“心怀鬼胎”,或者“心中有鬼”——可见它更不会不请自来,做“不速之客”的。

有些著名的公案:如张良接受黄石公的《太公兵法》兵法;如刘秀在初入河北时受道旁白衣老人的指点,都很有神秘的色彩——但我更相信的是张良的睿智以及刘秀的进取。

鬼神有什么可怕(鬼神到底有没有)(2)

北宋大诗人黄庭坚有个著名的故事:二十六岁的他中进士后,被任命为芜湖知州,任上有次他连续两天在‬官衙里午睡时,做到了同样的梦。

次日醒后他信步出衙,见到了与梦中完全一样的情景,他竟然回到了前世的故乡,并得知自己前生曾是个酷爱读书的女子,且认出了自己前生的母亲。——黄庭坚前世今生的故事,记载在其故乡“修水”县志上,清人袁枚因此在其《随园诗话》中感慨,“书到今生读已迟”。——这个神异的事件真不好解释:宋代开始,人们就盛传,苏轼的前身是个和尚,黄庭坚的前身是个女子。

联系“心神”、“心灵”之说,我更相信“心”即“神灵”的说法;受“心”的指引,我们会走到想去的远方。——所以说:保持“初心”何其重要!

《论语 • 先进》中讲到,子路向老师孔子问有关鬼神的事情,他老师果断地拒绝回答,理由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干好再说;子路紧跟着又问“死”的问题,他老师依然干脆地拒绝:“未知生,焉知死。”——要求他把现实中的问题处理好再谈。

孔老师是个现实主义者,认为死亡和鬼神相对渺远,不如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切近的现实。——我们不妨学学他的态度:不忧不惧,即使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也应该实实在在关注当下,做好手头的事情罢!因为人生由无数个当下所构成,此时此刻就是最有意义的存在!——所以说,今天我们讨论的这几位“尊客”,即使真的有,也可以让它好好呆着,我们满可以与之和平共存,而做到各自相安,毫不相妨!

鬼神有什么可怕(鬼神到底有没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