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海第121海里:《一个民族的远航》,关河五十州 著,华龄出版社 出版。


爱看剧的朋友们都知道,由王伟执导的历史题材剧《人生若如初见》在电视排挡的播出当日突然调整档期,从网络视频平台上也是刚上线就被火速下架。我也是在当晚仅仅观看了缓存的3集,通过网络我查了查剧集梗概,该剧主要着眼晚清时期,庚子国变后的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一群有志青年奋而崛起挽救家国。.主人公良乡和杨凯之、李人骏成为最早一批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深造的进步青年,留学途中各种思潮包裹来袭,他们结义、追逐爱情、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当然看介绍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剧,但是具体情况还是想等正式播出后,再做判断与评价。

登陆美洲的第一艘船名(最早的远航者)(1)

而这其中我比较关注的一点是,主人公们的留洋经历。此一时海外留学,特别是在疫情肆虐之前,司空见惯了已经,甚至是从潮流走向一种扭曲,海外留学归来成为“海带”待业在家,而身边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过留学经历,还是比较熟悉的。而彼一时留洋海外,在百年前的清朝那可是一件登天难事,在清朝末年更需是出身显贵才能获得机会。探讨其这个问题,我想到最近阅读的一本书,是著有《一寸河山一寸血》《康熙大帝》《雍正大传》等书和“日本大败局” 、“晚清帝国风云”等系列作品,以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为名的畅销历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所著《一个民族的远航》。

登陆美洲的第一艘船名(最早的远航者)(2)

该作品着眼晚清社会的幼童留学实录,回望救亡图存历史中的一页。而这一计划的开启,还要关注到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他是第一个自费留学生,就读并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人,他远洋海外留学时,中国刚经历了鸦片战争,在国家蒙难、家境窘迫的双重压力下,容闳的选择走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他在寻找一个答案、一把钥匙。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更是毅然决然回归祖国,“山河破碎风飘絮”,一片残败,他以学为用,洋为中用,试图探索以对外学习来改变民族的现状和处境、国家的命运和未来。

几经游说,他我的宏大设想得到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清廷启动了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幼童成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年8月,30名10岁至16岁的中国儿童登船踏上赴大洋彼岸美国留学的航程。1873至1875年期间,又各有30名中国儿童赴美留学。这四批总共120名留美学生,被称为“留美幼童”,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容闳在其中费尽心思推动留学计划的持续,孩子们也不负众望,出国后十分优秀,得到美国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他们在美国学习勤奋,生活充实,并逐渐融入美国社会。但他们的思想和习俗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引起了顽固守旧派的不满,甚至留学幼童尚未完全结束学业,即被强制回国。

登陆美洲的第一艘船名(最早的远航者)(3)

更为丰富的细节和内容还请您到书中阅读,关河五十州老师语言特点强烈,体现出自身文学色彩,也正是引发读者喜爱与关注,充分展现出历史的严谨特色,将历史事件生动、立体而又深刻的呈现。以幼童留学为切口,着眼近代社会的变迁,关注到社会进发的觉醒。我们立足当下,再去以学史的眼光回望这段历史,我们要以这其中历史经验与教训,思考当下,梳理出其中我的重要规律,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学习容闳敢为人先的精神,它不单是中国近代史上“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更是最早的远航者,是文明的探路人,是近代中国寻梦人,以理想主义的执着、清明的头脑和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地推动着理想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