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微博新增“铁粉”标识,旨在反映粉丝与博主之间的亲密度。

如果是对已关注的博主,近30天互动达到5天及以上,就会自动成为其铁粉。此外,微博粉丝数过10万的用户,粉丝铁粉标识才会被激活,如果粉丝数不超过10万,其粉丝就没有铁粉标识展示。而且,针对这些铁粉,博主还可以建立属于铁粉的5000人铁粉群。

微博怎么搞粉丝群 飞聊可建粉丝群(1)

微博推荐铁粉建群页面

而在上周,还有部分在运营今日头条账号的人员,收到了“飞聊公共主页”内测的名额。

而云知团队的小伙伴应邀加入之后,下载了飞聊,发现用户也可以运用这个账号建立与微博类似的铁粉群组。并且,飞聊的主页面,就是一系列的群组。

微博怎么搞粉丝群 飞聊可建粉丝群(2)

今日头条旗下“飞聊”产品主页面

提问

微博铁粉群、飞聊可建粉丝群,为什么各个平台都开始强植自己的社交功能?

这与微信最近一段时间,禁止朋友圈打卡、朋友圈1个月可见这类升级用户社交体验的措施,是否有类同的目的?

回答

微博怎么搞粉丝群 飞聊可建粉丝群(3)

1、微博、飞聊是在抗衡微信的社交优势

微信和微博、飞聊的典型性完全不一样,微信是在改变自己的社交机制,而其他两个平台都在生建社交机制。

微信为什么可以做粉丝池?有3个原因:

1.微信是一个强社交类打开的APP;

2.微信可以随时跟自己想要联系的人,建立群组;

3.微信有自定义菜单、底边栏功能,具备非常强大的可扩展性。

微博、飞聊在做的这件事,就是在抵抗微信的第二个优势——当用户想因为就某件事和别人聊的时候,他可以有这么一个空间。

这也印证了原来跟帖的这种方式,它其实是一个水军的模式,但不是一种社交模式。

因为一个人发了一个帖子,后面再跟上评论,如果有其他声音,就要重新写一条,底下再有人去跟评论。问题是,这种跟帖的模式,是在一个二元的结构,而不是一个多元的结构。所以,它很难形成一种“圆桌式”的多方探讨模式。

而微信群组就是一个多元的模式,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发声,并且同时展开对话,只要你能喷,就可以喷到最后。

微博、飞聊在说明的是:光靠自己拉流量是很困难的,因为流量的费用越来越高,所以它们必须推出新的核心功能,而这次的行为,只是表示了,它们把新的核心功能的方向定在了社交上,但这类群组的原生态早已有之,就是豆瓣的兴趣群组功能。

但所有人没能解决的问题也很典型,就是建群死群。

微博怎么搞粉丝群 飞聊可建粉丝群(4)

2、兴趣为导向的群组不易长久

也许你今天因为一个微博热搜话题激发了大家进群的念头,但如何让它保持长效?这是兴趣类的群组建设起来之后最大的弊病。

微信群组也在建群死群,但微信群组最初构建的目标是社交。它可以以任何一种组织形态存在,比如班级、公司组织,但其他的APP全是以兴趣来的。

我不是说班级、公司这种组织就一定都能保持活跃,但至少能证明,兴趣类群组的生命力,肯定不如社会组织结构的生命力强。

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这两款APP是不是只要把方向定义在“兴趣”上就好?其实,相关的平台或运营者,还必须掌握核心的用户运营方法。

微博怎么搞粉丝群 飞聊可建粉丝群(5)

3、掌握用户运营方法很关键

它是什么?

是带动发声者去发声。在一个群组里,用户的比例有三个层次:

活跃用户,即KOL意见领袖;

浅度潜水用户;

深度潜水用户。

我们要保证的是,KOL是多元发声的局面,而不是一个单方或双方的发声局面。比如,一个相声讲20分钟,你觉得搞笑,但讲一辈子,你肯定会觉得它不搞笑。

所以,有众多的KOL出来发声、带话题,不断的激发浅度潜水用户让他们冒泡,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才是群组存活下去的目标。

但微博、飞聊这种模式,对抗微信这种强社交功能,我觉得还有所欠缺,因为最终解决不了的,仍然是KOL孵化、培养的问题。

微博和飞聊是在挖自己的深社交功能,但可能豆瓣没做成的事,他们也做不成。

有些朋友可能还会去问,那企业还有必要开这两个APP的粉丝群吗?

如果知道怎么去培养自己的KOL,是可以做这件事的,但很多人不知道。不过,也可以把它和微信群组放在一起去尝试怎么孵化在微信群组里的KOL(只要钱多……)。

而且,即使是会聊天的人,也没有一个坚韧程度,会坚持写脚本给到KOL,并且跟他一起演这场舞台剧。所以,这块还是需要标准化和核心的方法才能支撑。

微博怎么搞粉丝群 飞聊可建粉丝群(6)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