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中国,说起乒乓,谁都能说出点门道,可是看似简单的乒乓里,居然也有不太好懂的词?别紧张~你不是一个人!小乒这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1、“锁肩”
学习正手拉球,很多人都会谈到“锁肩”一词,这个词的意思是在蹬转迎前的"启动"过程要锁住大臂,承接腿腰的迎前力量,接着传递给小臂,在触球瞬间加速收臂。当然,顺便提醒——大臂在接收腿腰力量之后,就不必再锁 ,应该就随着惯性摆动即可。
2、“震手”
身边的乒乓高手们会在描述球拍使用感受时,提到“震手”这个词,作为菜鸟可能尚未领会这个感觉,有人以为震手就是说拍子不好控制。其实,震手就是乒乓球在球拍上的震动传递到握拍者手上,底板对乒乓球击打的震动传递好不好,就会影响到握拍者触球的力量和旋转调整。所以说球拍震手,也未必是坏事哦。
3、“灌胶”
从成品拍刚刚混入器材圈的时候,不懂什么叫“灌胶”很正常。灌胶,顾名思义,就是“灌海绵喝胶水”,使得海绵膨胀,击打时候能包住球。灌胶通常刷的是有机胶水,无机胶水可不行,而且,也不是所有胶皮都能灌胶,比如内能套胶、蛋糕海绵套胶都不能灌胶。
4、“高吊”&“半高吊”
乒乓术语里常说拉个“高吊”,指的是高吊弧圈球,又称“加转弧圈球”,上旋强烈,第一弧线较高,运行速度较慢,第二弧线反弹下坠,向下滑落快,不易识别着台点及飞行轨迹,给对方掌握回球的节奏、时间、拍形增加困难,感到对不上点,使不上劲,能直接得分或为拉前冲弧圈制造机会。而所谓“半高吊”,应该和高吊类似,只是旋转不似高吊弧圈那么强,而带上了一点前冲性质。
5、“小上旋”
我们一般把正胶拉出来的弧圈球叫“小上旋”,当然,也有叫正胶弧圈的,这个技术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对付欧洲两面弧圈打法的招数,主要是为了争先上手,限制对方拉出强烈的弧圈球,拉“小上旋”就成为直板快攻打法的一种重要技术。在乒乓球明星里,谢赛克、陈龙灿就有这小上旋的绝招,难度相当大哦!
6、“滑板”
这里说的应该是“滑板攻球”,其实类似我们说的假动作。就是在击球前先做扣杀动作,在触球前的一瞬间突然调整拍面方向,改变挥拍速度和击球路线。它的特点是角度大,带侧旋,迷惑性强,在扣杀时结合运用,能起到声东击西的作用,增加对方的回球难度,为进攻创造条件。
7、“减力挡”和“加力推”
这两个动作,都术语乒乓球运动推挡动作。顾名思义,“减力挡”就是在触球瞬间,球拍前移的动作骤然停止,也可将球拍稍微后移,以减弱来球的反弹力。特点是力量轻,落点短,节奏变化快,能起到干扰和调动对方的作用。而“加力推”就是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发力击球的中上部,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力量重,球速快。若结合落点变化,能增加一定的攻击力。
8、“单面攻”与“四面攻”
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打法,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概念。“单面攻”是一种技术打法,一般指的是直板选手只用正手击球,反手鲜少使用或者只是进行过渡击球。而“四面攻”则是依赖特殊的四面攻球拍,实现正反手均能倒板进攻动作。
9、“轮换发球”
正常比赛的发球制度,是每名运动员发2个球后轮替,可一旦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裁判就会宣布从下一个球开始按照轮换发球继续进行——也就是比赛双方每人发一个球。
10、“卷球”
卷球基本出现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可能是对手的来球旋转很强,没有把握迎前,只能选择在下降前期击球,为了防止被来球顶住,这时就需要手上做一个“卷”的动作,将球包裹住,以旋转克服旋转,才能把球顺利地带起来回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