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

巍巍秦岭,山川如画,生灵栖息。

秦岭以它宽博的胸怀容纳着世间万物,也孕育出险峻雄壮、秀丽深邃的自然风光。

野生动植物是这个生态空间的主角,是大自然千万年淬炼的生态珠宝。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

恰逢3月14日至3月20日西安市第九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让我们继续聚焦秦岭,发现生态之美,保护生态多样性。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

秦岭,以自然景观秀美、生态资源丰富、人文遗存众多享誉海内外,这里峰峦起伏、森林茂密,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绘就了生态秦岭生动鲜活的秀丽山水画卷。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

生态秦岭

翠华山

亿万斯年,一瞬苍茫。山崩地裂,终南独秀。

翠华山,这座地标性的山脉见证了无数个人的春天。他们在这里吟诗,作画,歌之咏之,舞之蹈之……想方设法留住春天。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5)

作为终南山脉主峰之一的翠华山,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登顶草甸梁脊,这里被苍松点缀,奇石衬托,游湖揽景,这里被蓝天碧水、云雾飘渺、茂林修竹点缀。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6)

摄影张应斌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7)

摄影曾文平

翠华山的山崩奇观国内独有,世间罕见。这里的山崩遗迹总面积总体量位列世界第三,独特的自然现象,造就了翠华山千姿百态的石林,让它成为研究山崩的“活化石”和“天然地质地貌博物馆”。

天池清丽如画,泛舟湖上,远山如黛烟雾朦胧,湖光山色意趣生动。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8)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9)

自然山水,是国风演绎最好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翠华山历年“春日大朝会”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2022年翠华山景区“十二花神”招募即将启动,一场史无前例的终南国风大赏将拉开帷幕,届时让我们走进翠华山水,接受自然的浸润,感受人文,读懂青山。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0)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1)

生态秦岭

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春风荡起的新柳,碧色的春水荡起清澈的波浪,为森林注入复苏的能量。

每年三月中下旬,美丽的千年玉兰王和漫山遍野的花树在黑河玉兰花谷中静静盛开。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2)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3)

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秦岭腹地、黑河源头,园区内有四大景区,100多个景点,森林茂密,奇峰若雕,怪石嶙峋,山水如画。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4)

这里既有黑河源头、南太白山原始森林绮丽壮观的幽静美景,又有古栈道遗址和众多古代名人遗留的人文景观,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繁衍生息地和保护通道。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5)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6)

淙淙流淌的水声潺潺,草间虫鸣声声。松啸林间,还有阵阵清风送来的鸟语雀噪。在春水荡碧波,春景秀丽的山间水色中,山谷的花丛簇拥出黑河的春日。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7)

生态秦岭

秦岭国家植物园

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河水潺潺,层峦叠嶂。位于秦岭北麓中段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以及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被誉为“世界的绿宝石”,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和生态文明展示地。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8)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19)

这里自然景观奇特,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生态原始,是秦岭生态环境优越的有力见证。大峡谷、瀑布、古栈道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保存完好,核心保护区域分布大片原始森林,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景观交相辉映。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0)

拍摄者:李思峰

植物分带清晰可见,奇花异木遍布其中。仅秦巴园中就收集了青檀、陕西紫堇等18种秦巴特色植物和珍稀濒危物种。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1)

这里四时景色各有不同,每年的春季是秦岭赏花的旺季,也是人们旅游踏青的好时节。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2)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3)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4)

生态秦岭

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

走进春日童话般的动物乐园,“植”此青绿,邂逅盎然春意。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地带的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拥有5800亩原始森林,300余种、6000余头(只)野生动物,景区内绿树环抱,丰草长林,与连绵起伏、千峰碧屏的秦岭山脉融为一体。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5)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6)

这里还有大规模的鸟语林,辽阔的草原动物放养展区,以及适合亲子的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各展养区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7)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8)

阳光和煦,气温舒适,动物们也很喜欢美好的春天,晒太阳、伸懒腰、赏春景,卖萌撒欢、活力满满。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29)

春风轻柔、沃野新绿,植树添彩正当时!近期还可亲手栽下一棵树,挥锹铲土、扶树正苗、浇水培土,让绿色的希望在春天萌动。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0)

生态秦岭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

为保护秦岭生态,作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项目,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以珍稀野生动物救护、科学研究、人工繁育及公众自然教育为主要职能,属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对外开放园区。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1)

它是在原有饲养设施的基础上,由陕西秦岭生态和生物资源保护项目、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朱鹮异地繁育基地三个项目改扩建而成。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2)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3)

园区展示的动物主要有“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此外还有小熊猫、黑熊、小麂、斑羚、金雕、秃鹫、红腹锦鸡及其它小型猛禽等20余种秦岭地区分布的珍稀野生动物,是展示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窗口和大熊猫文化交流的平台。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4)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5)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只棕色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七仔”在这里生长,棕色大熊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大熊猫变种个体。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6)

生态秦岭

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旅游区

碧波潋滟,风光无限,渼水汇成之陂,一弘荡漾,似是仙境,却是人间。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7)

在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旅游区,银杏、水杉交相辉映,湖中水草风茂、鱼虾嬉戏,与周边田园融为一体,形成自然生态的湖滨景观。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8)

春日万物复苏,水气氤氲间,典雅秀丽的亭台楼阁倒映在湖水之间,湖光山色两相和,此等美景真叫人忍不住泛舟湖上,赏遍美景。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39)

这个隐匿在秦岭山下的诗画渼陂湖,日出朝阳与晚霞余晖时序更换,衬的远处秦岭群峰连绵、秀丽幽邃。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0)

生态秦岭

长安唐村

土地平旷,绿茵蔽日,屋舍俨然,长安唐村一派诗意田园之景。

春季,唐村梅园以终南山、南五台为远景,每逢花开时南山映染,3000株梅花灿若云霞。漫步其中,再配上初春的暖阳,别有一番曲径寻香的诗意体验。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1)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2)

长安唐村前身西安市长安区南堡寨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面靠终南山水,山水川原林湖交织,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村内戏楼、孙氏祠堂、药王庙、七星庙等诸多历史悠久的民居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关中民居,无数诗人名士曾在此郊居、雅集,并留下了千余首诗歌。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3)

如今针对文旅产业采取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存、文化遗迹,传承和复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已将这座古老村镇打造成了集农业、人文、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商务会议、乡村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旅游名村。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4)

生态秦岭

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

揽清风入怀,倚溪流而憩。春季的王顺山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森林景观优美。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5)

奇峰耸立,沟谷幽深,云海浩渺。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素有陕西“小黄山”之美誉,这里奇峰耸立,沟谷幽深,森林植被覆盖完好,自然山水和地貌特征与名山黄山相似。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6)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这是明朝诗人刘玑笔下的王顺山风光。其山势险峻,形态各异,山上林木葱郁,芳草繁茂,漫步其间,便是步入天然氧吧。

西安老秦岭旅游攻略(秦岭里的西安宝藏美景)(47)

春光带着希冀倾洒生机与活力,正在重新孕育不期而遇的美好,也期盼大家一起关注和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共同绘就秀丽自然人文画卷。

秦岭生态盛景丰富多彩无法尽述,评论区谈谈秦岭自然人文美景吧!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部分图文资料源于新华社及各相关景区

编辑:慧敏 | 视觉:沐霖

责校:尘一 | 审核: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