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梅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Pexels | 图源

高考成绩,都查到了吧?

你,或者身边的人,考得怎么样?

此时的你,可能正想着:

总算解脱了!上了大学,我要疯玩游戏,我要谈一场甜甜的恋爱,我要彻底放飞自己……

而过来人只会呵呵一笑:

骗鬼呢!

在内卷的当下,大学,反而更像是下一轮「千军万马独木桥」上的厮杀。

即使考上清北,你也会发现,考验才刚刚开始。

我们难免扪心自问:

10几年的应试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是进入社会之前的内卷预演吗?

今天,壹心理就来跟大家聊聊:我们到底该从「教育」中学到什么?

又或者,回到那个本质问题:

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1)

「北大毕业后,

我发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真实生长》的纪录片上线,观看量迅速破5000W。

《人物》杂志对此做了采访,一天之内10W 万。

公众为什么对此这么关注?

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一件事:

在教育愈卷愈烈的今天,如果不参与内卷,到底能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真实生长》,片如其名,它跟拍8年,真实还原了十一学校的素质教育日常,学生的所做和所想、挣扎与迷茫。

以及1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真实样貌。

3位主人公,用10年时间,给出了关于「卷还是不卷」的回答。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2)

学校给予了这些同学两年的「自由」,可以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

周子其,在尽情探索2年后,高三回到了既有轨道,卷得飞起,后来纠结地考入北大历史系;

李文婷,3年来一直专注于备战高考,但相比周子其,最终也「只」上了首经贸;

陈楚乔,则「离经叛道」,探索出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直朝着影视创作的梦想前进。

三个人的过程和结果,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尽如人意。

家长很失望:3年不卷,孩子泯然众人;

学生也失望:如果注定要卷,前两年给我们光辉灿烂的青春有什么意义呢?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3)

评论区很多人给出了答案。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4)

就像留言里说的:

看似是高成本的对赌,但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试错成本越来愈高的成人时代,因为和现实碰撞或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带来的「代价」。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5)

「妈妈把我送进了清华,

也亲手让我被清华开除」

那么,代价又是什么呢?

清华大学某老师,跟我讲过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

他有个学生,两次考上清华,两次因为打游戏挂科被劝退。

第三次再考,还是考上了,但因为「不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而被清华拒之门外。

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男孩的「自我管理能力」,早就被妈妈外包了。

妈妈辞职在家,全职辅导,严格规划到每一分钟,甚至孩子回家后几分钟洗手、几分钟吃饭,都算得清清楚楚。

而等进入大学,别人该上课就上课,该考试就考试,该游戏就游戏。

可这个男孩,却开始把有限的时间,通通投入无限的游戏里,报复性地狂玩,直至挂科劝退。

在家长看来:

考个好初中,便能考个好高中;考个好高中,便能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就能好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就能有一个顺遂的人生。

然而,在如今这个日益不确定的「乌卡时代」,

只有一点是确定的:能过得好的,都是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6)

正如教育家怀特海所说:

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应该是自我发展。

人们在18岁的时候表现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8岁以后他们会怎么发展。

我有一位导师,30出头就创办了自己的培训机构,学员遍布全国,还翻译过很多心理学著作,是国外很多心理学大咖来中国授课时的「御用翻译」。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在心理学界风光无限的人物,大学竟只是一所市属双非。

毕业后,她在公务员父母的劝说下考了公,又辞了职。

直到发现自己对哲学、心理学感兴趣,她开始拼命自学,人生也有了方向。

在蒸蒸日上的事业中,她是优秀的讲师,学员都爱听她讲课;

也是英语堪比母语的译者,很多大咖都指名让她翻译。

但她最终的梦想,却是「成为一个哲学家」,于是又考到清华去学哲学。

而这一切,都在她小时候那句「别逼我变成高考的奴隶」中,就显出了端倪。

我的导师在读书期间,视成绩为无物,下了课就看电影、旅游、读课外书……正是在生活本身中,她习得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拥有了更加长远的未来。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7)

教育的本质,

是教会你去体验各种经历

所以你看,一旦脱离生活,教育就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怀特海认为: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我曾跟一位荷兰的教育家学过游戏引导。

在荷兰,小学阶段基本是游戏式教学。

我印象最深的,是模拟超市:

孩子们在去「超市」「购物」前,要给「超市老板」打电话预约,去了要排队(礼仪教育),看中「商品」,还要和「老板」讨价还价(沟通能力),最后成交,「顾客」给 「老板」钱,「老板」给顾客找零,还要用到数学和心算。

1900年至今,荷兰的基础教育,都在实践中、生活中、游戏中进行。

而「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淘汰了100多年。

为什么?

因为这种模式,有2个假设:

  1. 学生自己学不会,必须要老师讲了才会;
  2. 所有学生的理解和进度几乎相同。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疫情期间上网课,有一天我的孩子说:

妈,我不想上网课,我只做作业,然后上传,可以吗?

我说:你自己决定

结果她不一会儿就决定:英语我不会做,还是上网课吧!

我看了她的语数外作业,基本全对。

尊重差异,让孩子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学习,正是以荷兰、芬兰(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为代表的北欧教育,成为全球公认最好的基础教育的原因。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8)

既然学习是「主动的」,未来的生活也在掌控之中。

某未来训练营创始人,就秉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创办了一个教育「乌托邦」。

在他们公司的年会上,我看到过8岁徒步百公里的孩子,她告诉我:

走到崩溃,崩溃完了继续走。

另一个初中女生,当面驳斥某亚洲执行总裁,有理有节又坚定。

还有一个姑娘,她第一次来到「特种兵训练营」时,站在10米高空止步不前,但在同伴的鼓励和教练的示范下,她用勇气克服了胆怯。

寻找食物时,她又用小刀削出弹弓,打下树上的果子。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射小鸟、不掏鸟蛋,她说:

这样太残忍了,我们要爱护自然。

你瞧,鲜活真实的生命教育,就这样发生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与队员的合作中、与自我的对话中

所以这位创始人说:

经历即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在经历中塑造人。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9)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我当然知道「体验教育」优于 「应试教育」,但现实条件不允许啊!

的确,荷兰才几个人?人家进入现代社会多少年了?

当然不能奢求我们做到一蹴而就的改变。

但至少,可以做一点点探索、尝试和平衡。

就算戴着镣铐,也试着先学会跳舞。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10)

就像十一学校,虽然是高分才能进,也要拼高考,却依然给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努力实现「分数」和 「成长」的两全。

即使没有条件把孩子送进十一中学,如果每周能留出一天,允许TA去自我探索,日积月累,改变也会自然发生。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不谈生命体验,是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讲,也是时候改变教育方式了。

未来的教育面对的是价值多元化的「市场」,需要的是全面发展、个性化、创造能力强的人才。

就像最近爆火的17岁上海团长,疫情期间,一边上着高三中网课,一边把600多人的柴米油盐安排得妥妥当当。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11)

17岁团长蔡晗啸自述

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正在被日益淘汰。

那么,不愿当螺丝钉的你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真实生长》的最后,三位主人公早已走出象牙塔,进入真实的生活:

周子其,似乎一直没有摆脱迷茫,一直在迷茫与纠结中徘徊着前行,「逐渐发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但是他说:

就算活得很平凡,很卑微,但是还是要有一些所谓的Great aspiration(壮志),更高的追求是一定要存在的。

见证了周子其的成长的李茂老师评价:

他的公共关怀没有丢,就不是「普通人」。

陈楚乔,在十一探索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在朝梦想努力并小有成就。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12)

在李茂眼中,陈楚乔是十一希望培养出的那种学生:

找到内心的热爱,也还在坚持自己的热爱;关心这个世界,有把根扎进土里的力量。

李文婷,则在「选过法语、激光建模、软件开发」后,「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然后「开开心心读完了本科,又考取了对外经贸的研究生」,最后「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心满意足地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被学校开除母亲(被妈妈送进清华后)(13)

正如周子其所言:

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是「珍贵的普通人」,是生长出了自我、有独立意识、拥有内驱力,却也在挫败中不断修正自身位置的普通人。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很光荣。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珍贵的普通人」。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第一批经历「素质教育」的孩子怎么样了?》 《人物》2022-04-10

- The End -

(本文原创首发于《壹心理》6月24日)

- The End -

————————————————————

作者简介: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讲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两家戒除网瘾机构的导师,创作过多篇10万 文章,《壹心理》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