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EO创投俱乐部主席沈海涛、美国知名风险投资人安德鲁·罗曼斯等,是怎么看待中美在天使投资和孵化器运营上的差异?6月18日,“创业天府菁蓉训练营·锦江——《国际项目路演投资峰会》”在成都举行,他们讲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观点。天虎科技梳理供参考。

融资路演怎样打动投资人(知名投资人批国内路演)(1)

同学会做天使投资的失败几率非常高

全球CEO创投俱乐部主席沈海涛分享了海外创业孵化领域在一些细节上与中国的差别,他讲到,其中很多地方国内同行还没引起重视,这些环节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是天使投资人。美国的天使投资人规模巨大,一般在初期投资活动中,70%是个人天使投资人,30%是机构投资,在国内,基本上九成以上是机构天使投资。

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有EDP(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的培训经历,在这些EDP的同学会中,出现了很多抱团投资的情况,但是之后发现这种组合的失败几率非常高,这也是中国早期天使投资方式的一个普遍现象,他们从项目梳理、筛选、投前调研、投资决策直至最后的合同签订和投后管理,整个管理流程是混乱而不严谨的,自然项目夭折的几率非常高。沈海涛认为,目前来说中国的天使投资才刚刚开始。

安德鲁·罗曼斯作为硅谷的著名天使投资人,在现场听到很多嘉宾讨论创业导师这个话题,针对这个问题,他分享了自己对于创业导师这个职业的一些想法: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导师才是一个合格的初创企业导师?

安德鲁对于创业导师这个职业首先是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创业者的核心诉求是资金,那么在创业者本身资金缺乏的情况,作为导师一方来讲,他该如何盈利,是靠收费的方式吗?如何让创业者信任你,真正听取你的建议来改变创业路径,这些都是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安德鲁根据自身经验总结了两点建议。

一是入股,一个好的创业导师往往是第一个帮助创业者的人,也就是他的第一个投资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师和创业者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让项目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

第二个建议是创业导师应该是一个团队,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相互磨合产品,这样才能更加完善项目发展路径。

作者:罗曙驰 杨程 (运营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