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死时只有57岁。他为什么死得那么早?

张居正早逝之谜是什么(张居正早逝之谜)(1)

主流说法是他死于痔疮发作。万历九年(1581年),从张居正故乡来了一位民间医师,给辗转卧榻的张居正治病。他给出的方子对痔疮治疗效果不错,但也极大损害了张居正的健康,张居正在奏章中说自己“数日以来,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寸步难移”。这不像是痔疮发作。那么,张居正到底死于什么呢?

要想搞清楚这一点,首先要知道当时的人是如何治疗痔疮的:他们使用一种叫“枯痔散”的药物涂在患处,令其自行干枯坏死并最终脱落。而枯痔散的主要成分是:白矾、蟾酥、轻粉、砒霜、天灵盖。

白矾还好,且不去说,天灵盖也不说。蟾酥是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轻粉是氯化亚汞结晶,两者均有毒,砒霜更是大名鼎鼎的毒药。明朝人就是利用这些毒物治病的。需要指出的是,直肠黏膜的吸收能力相当强。而明朝医生给张居正治疗痔疮的办法,就是每天三次,持续不断地往其直肠黏膜上外敷包括砒霜在内的各种毒药,而且治疗周期可能很长。后人不知道张居正用了多长时间,但据记载,有一个患者前后使用了整整16天。

因此,后人可以合理推测:张居正死于砒霜中毒,中毒原因为长时间、高频度使用枯痔散,希望枯痔散能让痔疮去根。

一代英才张居正就这样离去了。他去世后,明朝刚刚开始的中兴就此终结,大明再次进入衰落的轨道。

…………………………………………………

本文选自《百家讲坛》杂志红版2016年4期,作者关河五十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