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导语: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下面请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北京城约50千米,遗址距今约五十至七十万年。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于混乱的北洋军阀时代,首次发现遗址线索的是化学家麦格雷戈·吉布。1918年化学家麦格雷戈·吉布发现周口店鸡骨山出土的与红色黏土胶结在一起的碎骨片。当时的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内部争权夺利,此事没有引起北洋军阀政府的足够重视。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2)

此后的8年间,遗址的发掘都是外国人过来进行的,先后有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主持进行发掘。先后发现了人类臼齿化石和牙齿化石,并发掘出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与石英岩石制品,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发掘出的化石都被带到了国外。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3)

存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进化博物馆的牙齿化石

到了1927年,由于师丹斯基的报道,国内政府才对周口店遗址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当时的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与前任所长丁文江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所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对周口店遗址从事大规模系统的发掘工作。

鉴于前期化石被带出国的教训,国内方面与美国达成了协议,采得的化石不带出中国,留在中国境内供中外地质古生物学家共同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的地质古生物期刊上发表。中国方面的现场总指挥,就是工作10多年,野外经验极丰富的年轻地质学家——李捷。美国方面由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B·步林负责主持。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4)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5)

北京协和医院创立初期

考古工作于1927年3月27日开始进行,在10月16日发现1枚保存完好的人类牙齿化石,同时对遗址的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大和确认,发现了遗址第3、第4地点。

1928年,鉴于接连发现多个化石,为进一步明确化石年代和来源,中国方面的总指挥换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6)

杨钟健

1929年,杨钟健回到研究所对发掘出的人类化石进行研究,裴文中接替杨钟健继续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发掘,并于同年发现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此后的6年间,周口店遗址的发掘都由裴文中负责主持,先后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被视为古人类用火留下的证据的经火烧的碎骨和鹿角、大量石制品、丰富的用火遗迹和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多件中国猿人化石,包括头骨残片、下颌骨和牙齿。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7)

1935年开始,遗址的发掘由魏敦瑞、卞美年、贾兰坡开始主持,先后发现了第2具、第3具猿人头盖骨,还发现一些头盖骨碎片、5枚牙齿、1段残股骨和中国猿人上颌骨,同时还有一些石制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周口店遗址发掘暂停。

1941年,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周口店遗址发掘出土的中国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化石在战争中遗失,考古成果遭受重大打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重新启动,又发现2具头盖骨和丰富的用火遗迹、百余件石制品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

从1918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遗址发掘先后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了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

周口店遗址怎么发现的(百年考古百大发现系列一)(8)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丰富、材料齐全、保存完好和具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 ,完整体现了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变更历程。

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表明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同时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历史上的开山之作,为以后的考古积累了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历史遗迹的开发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