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张辽是五子良将之首,自投降曹操后屡立战功,大破白狼山,合肥拒孙权,阵斩陈兰,戍卫边疆多年;于禁是能够安稳军心,严肃军纪,于败军之际稳固军心,让曹操无后顾之忧,张郃是后期曹魏的顶梁柱,在曹一代基本病故后,跟随曹真等人抵抗诸葛亮复出祁山,平定幽州边境叛乱,南下讨伐孙权,那剩下的两位呢?若无赫赫战功,又怎么能从曹老板麾下脱颖而出呢?更何况他是被曹操亲口称赞有细柳营周亚夫之风的徐公明。

三国曹魏徐晃跟谁珠联璧合(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之徐晃)(1)

徐晃,字公明,河东人,算起来和关羽是同乡,早年做过河东郡的郡吏,后来跟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而立功,当上了骑都尉。192年,董卓身死,李傕郭汜不服朝廷之命而带兵入长安,胁迫天子而诛杀王允,之后二人反目成仇,在长安火并,端的是民不聊生,是徐晃劝谏杨奉和董承合作,带着天子离开长安,东归洛阳,暂时离开西凉军的掌控。后来刘协为了拉拢这些人,给予他们高官厚禄,徐晃因此有了都亭候的爵位,要知道这是天子册封,有印信证明的,这时候的刘备还只是个朝廷册封的县令,就知道徐晃这次劝谏带来了多大的收益,也可以侧面看出这个人不是个鲁莽的武将。196年,刘协在杨奉,张扬等人保护下到达了洛阳,当时的洛阳小朝廷也是在不断的内斗中,徐晃就建议杨奉投靠曹操,之后就是刘协发布勤王诏书,袁绍不予理会,而曹操带兵支援,之后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算把天子接到许昌,这时候杨奉变卦了,阻拦曹操被曹操击败,而徐晃则明智的投靠了曹操,脱离了杨奉的制约,从此在曹营斩将立功,跟随曹操征战天下,先是破原武,卷二地,之后跟随曹操进攻吕布,迫降了其两名将领,后来又和史涣在河内斩杀了眭固。然而他的扬名在官渡之战,200年跟随曹操平定了刘备的叛乱,其实这就是老虎打兔子,刘备毫无痕迹,不过曹操为了防备袁绍只能速战速决,之后在白马之战中跟随张辽,关羽出战,阵斩颜良,收复了白马;之后在延津撤退中,更是冲杀有功,虽然没有斩将夺旗,却是让曹老板承认了他的勇武,被拜为偏将军。之后在和袁绍的对峙中,曹军得到了袁军一队粮草运输路线,是韩猛押运,曹操询问军事荀攸对策,荀攸说徐晃可以,于是徐晃和史涣一同出击,最终夺其粮草,因此徐晃得都亭候之爵位(投降曹操后爵位被罢免),也代表他彻底融入曹营。之后在攻略河北中,邯郸被破后,易阳令韩范诈降而守城,让曹操恼怒派出徐晃攻城,而徐晃仍然以招降为主,他对曹操说,河北如今抵抗的心思不强,如果我们招降了他,河北之地就会望风归附,曹操认为他说的对,就接受了韩范的归降,封他关内侯,之后又有很多城池归附,可见徐晃还是懂一些计策的。随后北伐白狼山,立下战功被封横野将军,之后南下荆州,迫降刘综,赤壁之战后讨平了中庐等地的敌人,之后又和满宠在汉津战关羽,之后和曹仁会合在江陵抵抗周瑜。

三国曹魏徐晃跟谁珠联璧合(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之徐晃)(2)

210年,徐晃奉命和去太原平叛,之后马超,韩遂叛乱,和曹操战于潼关,遭遇马腾阻击,之后曹操问计于徐晃而徐晃建议自己带一路偏师截断敌军归路,和主力形成合围之势。曹操依计而行,徐晃,朱灵带兵渡过黄河绕道敌军背后,当时营寨还没修好,敌军进攻结果被徐晃击退,之后建立了桥头阵地,让联军感到为难,曹操乘机渡河,又采用贾诩的离间计,最终关中联军分崩离析,韩遂,马超西逃,而徐晃,当居首功。之后曹操又命徐晃,夏侯渊等人继续在关中消灭割据势力,以曹军的实力,自然是手到擒来。215年,曹操出兵汉中,徐晃跟随再次立功,又解除将军张顺之围困,击破陈福,而封平寇将军。之后曹操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等驻守汉中,防备刘备自己回了邺城。218年,刘备发兵汉中,麾下陈式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结果被徐晃发觉击败,蜀军进退维谷,投入山谷者众多。曹操亲自表彰其功劳,可惜之后法正出奇策,主帅夏侯渊被斩杀,曹操被迫亲征,结果和刘备陷入僵持,最终迁出汉中人口而撤兵。之后就是刘备进入积极进攻的时候,关羽在荆州北伐,围困樊城而招募各地匪寇,曹操调集北军精锐三万人支援,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大破之,一时间中原震动,说实话,于禁这种将领被击败确实让曹操有些惶恐,甚至动了迁都的念头,这时候司马懿献计认为孙刘联盟已经可以破坏,加上关羽实则外强中干,于是曹操派人联系孙权,同时招募新兵,让徐晃带兵救援曹仁,因为是新兵,所以曹操下令让徐晃小心,谨慎,等待其他军队支援后再反攻,于是徐晃修筑长堑,阻挡蜀军进攻,孙权也答应联合,之后曹军飞箭写信入樊城鼓舞士气,一时间关羽进退两难,之后曹军援军抵达,都由徐晃指挥,徐晃声东击西,导致关羽首尾不能兼顾而战败,之后徐晃穷追不舍,一路冲杀。当时关羽的营寨防备很好,防御措施完备,从外部一般情况下就算攻破也会伤亡很大,而徐晃这次一鼓作气直接穿营而过,大破关羽斩杀其部将,关羽被迫撤军,之后又被吕蒙突袭了荆州,败亡。而徐晃这次破关羽使得曹操掌握了主动权,张辽等人还未到就已经击败关羽,让曹操对他大加赞赏(不是于禁兵败,也不至于),曹操夸赞他,古之名将也不能这样长驱直入的,将军比古人更善战啊。试想,敌军阵营还未乱,防御森严的情况下一路冲杀,大破敌军,徐晃还是很猛的。徐晃也治军严明,当时曹操出城七里迎接他,见徐晃军容整齐,遂称赞其有细柳周亚夫的风范。之后曹操病故,曹丕继位后封徐晃为右将军,称帝后又封其杨侯,受征南将军夏侯尚(宗室)节制,之后攻破上庸,刘封城破后逃回蜀中被赐死,之后镇守阳平,封阳平侯。之后跟随曹丕南征,无功而返,也曾抵抗诸葛谨北伐,227年去世,谥号壮候。

三国曹魏徐晃跟谁珠联璧合(曹魏肱骨五子良将之徐晃)(3)

可以说徐晃就属于那种平时默默无闻,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放心交给他的那种将领,无论是河北招降,还是关中破马超,还是长驱直入救曹仁,曹丕死后退诸葛瑾,都可以体现其名将之风,五子良将,名不虚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