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会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有就是在形容人员比较杂时会说真是三教九流,啥人都有。那么,问题来了,三教九流在历史上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呢?它刚开始就含有贬义吗?一起来看!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最初并没有贬义。在封建社会后期的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比喻人员比较杂乱,所处的社会等级或地位也很混乱的意思。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三教——在汉朝时,儒家将“夏尚武,殷尚敬,周尚文”成为三教,也有将儒家的施教内容称为三教的,这是汉朝及汉朝以前对三教的定义和解释。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很快壮大、发展,之后人们就把三教定义或理解为儒教、道教、佛教,这个定义或理解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现在提到三教一般就是实指指儒、释、道,刚开始无论是三教还是九流都没有任何贬义,只不过后来在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中,它的意思或引申含义被人们变成了多少有些含有贬义。
儒家——开创者孔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还有后来的新儒家等,主张入世作为,规范礼仪,仁政爱民,忠孝节义等社会的道德规范。
道家——开创者老子,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还有后来的荀子以及很多道家或道教的跟随者,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与世无争,和谐共生等生活理念。
阴阳家——开创者邹衍,代表人物邹衍、东方朔等,据说提倡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是阴阳家,主张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相连的,通过像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提出了“阴阳五行”理论。
法家——对于法家,学界有的认为没有开创者,有的认为是先秦时的管仲,这个已经无从考证。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和韩非子,其中最厉害的是韩非子,法家认为,治理社会需要通过法术,权力的运用,实行严苛的律法、制度上的改革或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其中韩非子的《孤愤》《说难》最有代表性。
墨家——开创者墨子,代表人物墨子、禽滑釐、孟胜、田襄子等,主张做人要有崇侠尚武、侠肝义胆的品格,核心思想为兼爱非攻,节用尚贤。
名家——开创者惠子(又称惠施),代表人物邓析 、惠施 、公孙龙(孔子的弟子)等,主张通过对名与实(即名称、概念与事实、实在或实体)的论辩和剖析达到为事物或问题正名的结果。
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代表人物鬼谷子(其人相对神秘,据说苏秦和张仪都曾求教于他)、苏秦、张仪,《战国策》一书对纵横家有详细记载,主要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等为主要内容。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等过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听从于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杂家——开创者吕不韦,代表人物淮南王刘安,吕不韦等,主要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特点是“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思想兼容并蓄,善于汲取其他学派精华,化为己用。
农家——又称“农家流”,代表人物许行,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对农民的疾苦和农业技术比较关注。由于儒家轻商农重仕学的思想,汉朝中期以后农家在历史中迅速衰落。
三教九流的真实含义了解了,以后你还会用这个词去形容人的层次或所处的社会地位吗?
,